财源镇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财源镇位于积集安市北部,地貌为低山沟谷及山前丘陵区,属高寒阴湿气候区。镇政府驻地财源村,距县城85公里,距临通化市所在地临80公里。,总耕地面积1105公顷,,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经济作物有人参。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为8250元。
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自然灾害工作,提高工作应急反应能力,保障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全镇社会稳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应急预案的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洪涝、风雹、地震、地质及其他异常自然现象造成的灾害。
二、应急反应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机构:财源镇人民政府作为组织协调全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并成立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李焕刚镇长
副组长:王怡春副镇长
陈凤华镇武装部长
成员:王秀艳镇政府秘书
李志军镇民政办主任
胡运达镇统计站
钱日宪镇水管站站长
许忠梅镇中心小学校长
秦绪华镇卫生院院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怡春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开展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灾民生活安排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二)成员单位职责:
民政:承担镇灾情临时成立的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的日常工作,综合组织、协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组织核查报告灾情,申请、管理、分配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组织指导自然灾害救助捐赠;组织转移安置灾民,确保24小时内应急物资运送到位,确保应急期内灾民的基本生活。
水管站:承担镇防汛抗旱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指导全镇防汛抗旱,抢险工作,对主要河流、水库实施调度,负责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
广播站:利用广播、电台做好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播放减灾公益性广告,宣传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在灾害紧急发生时,及时插播防灾紧急公告。建立健全重大灾害发生时的广播公共预警体系。
武装部:在镇内出现重大灾情时,根据需要,组织、协调、调配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所需装备、器材参加救灾工作。
农技站:负责帮助指导灾后农业生产自救。
卫生院:负责调度卫生技术力量,抢救伤病员,对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情、疾病的传播、蔓延。
中小学:负责转移受灾师生,做好灾后学校教育、教学组织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灾后校舍恢复重建。
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抢险救灾工作,并完成区自然灾害救助综合协调机构赋予的救助任务。
三、灾情报告
(一)镇减灾委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向镇党委、政府报告灾情,并迅速组织有关部门调查核实灾情。灾情内容主要包括:灾害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灾害后果,采取的措施,生产、生活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等。镇民政办执行零报告制度,每日8时前汇总灾害信息,镇政府办公室和镇民政办公室保证通信网络24小时在线,专人值守。
(二)镇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每日9时前向市减灾委
乡镇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