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近期重点
第一节积极稳妥“化产能”,优化供给结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6年的首要任务是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其目的就是将宝贵的资源要素从那些产能严重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和“僵尸企业”中释放出来,理顺供给端,提高有效供给,创造新的生产力。
一、创新优化供给侧动力结构,倒逼市场出清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新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将嵌入政绩考核体系,形成“指挥棒效应”,创新排在五大理念之首。创新是供给侧动力结构改革的关键,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是让市场及时出清,化解过剩产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是以创新形成更高质量的有效供给带动新需求。创新优化供给侧动力结构,应把握好以下三点:
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供给创新形成新的生产力,满足并创造消费需求,是做好培育新供给、新动能这道加法题的有效逻辑。毋庸讳言,在“双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变革创新的背景下,应通过创新驱动供给侧动力结构优化,强化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有效以新增优势产能挤出新增过剩产能,优化存量产能结构,以新的有效供给带动新需求,如创新发展钢结构建筑,便可化解钢铁产业严重过剩产能。
当前我国经济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产品与服务的升级严重落后于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的升级,形成了产能的结构性过剩。应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业链上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替代高端进口产品消化部分产能;注重创新带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和布局结构的优化,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对存量产能的优化。
,推动科技创新
应重点培育以“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的组织方式、新模块的新兴企业组织,从技术创新环境营造、专利保护和资本市场支持等多个层面打造创新主体;通过简政放权激发企业家、创新型地区或园区、互联网创业者、创新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型政府等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精准施策,统筹规划,不断提升创新主体的地位和创新激情。
第二节多举并重“降成本”,提升供给能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优化运营模式,增强盈利能力。限制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
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这既是对未来一个时期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新体制的重要部署,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企业供给能力的重要举措,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供给能力是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义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特别是长期以来积累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经济下行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当前,实体经济在利润和盈利能力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的同时成本上涨较快等问题进一步凸显。尤其是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使得中国企业各种负担和成本较大,缺乏市场竞争力。正因为如此,中央提出要在2016年的经济工作中,多措并举,通过“
做什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近期重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