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以梃与刃
理解文章地思想内容
1、文章开头,梁惠王说:“我很乐意接受你的指教。”孟子是否立即向他宣传自己的主张?他举了一个什么例子来引入话题?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孟子并没有进行说教,而是采用迂回的战术,先假设了用刀杀人与用木棒杀人,让梁惠王判断区别。然后假设用政治和刀杀人,让梁惠王判断区别。如果去掉第一句话,让孟子一开口就说:“用刀子杀人与用政治杀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一定会觉得刺耳,他的回答就可能不是孟子所期待的那种判断了。下面的说理就难以顺理成章。而有了第一问,就缓和了气氛,使对方按他的思路把话进行下去。
2、孟子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这几句话描述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与前面的比喻有什么联系?
描述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喻、对比、排比
上面的比喻提出了通知阶级“用政治杀人”的问题,这部分进行了正面说理,摆出了“用政治杀人”的现象。接着分析指出,人民的痛苦是统治阶级者造成的。
3、孟子引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此话表明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体现了孔子的“仁爱”、爱人,孟子引用他的话,是作为说理的依据,以晓喻梁惠王要“爱民”,要施行“仁政”,增强了说服力。
一、孟子连用两个比喻,要梁惠王作出判断。
提出问题:用政治杀人与用刀杀人一样
二:在比喻的基础上,
进行正面说理
1、摆出当时贫富悬殊,
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
2、指出人民的痛苦生活
是由统治者造成的。
3、借孔子的话作证据,
晓喻梁惠王要“爱民”,
施“仁政”
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
一、解释下列字在句中的不同含义
寡人之于国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
吾欲之南海
且人恶之
为民父母行政
为其像人而用之者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以五十步笑百步
杀人以梃与刃
有以易乎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移其粟于河内
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填空
文中表现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句子是
这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
有异曲同工之妙。该文中表明人民的痛苦是统治阶级造成的句子是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杀人以梃与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