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师范学院
大学英语(本科)教学改革新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入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的指示精神,推进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学院的实际,制定本教改实施方案。
一、教改依据和基础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多以教师课堂教授语言知识为主,忽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为改变这种状况,教育部于2004年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2007年修改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课程要求》)教育部文件,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依据。为落实文件精神,适应社会以及学生对英语的实际需求,并培养我院外语教学特色,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改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课程要求》为依据,构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与评估模式,建立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新突破。
(二)基本原则
1、现实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课程要求》为导向,同时立足于我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改革要从现实做起,既不可急于事成,又不可停滞不前,只有做到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教学改革有序、有效地推进,真正达到改革的目的。
2、课堂教学与基于计算机的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实际应用能力,使英语的教与学充分发挥网上教学资源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要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
3、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大学英语课程要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上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课程设置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要保证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满足学生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
三、教改工作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逐步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确定新的学业标准和考评办法。通过推行分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各自发展的需要,体现个性培养的特征。
(二)教改目标
构建基于计算机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与评估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需求。
四、教学要求与课程设置
(一)教学要求
根据《课程要求》中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绝大部分学生生达到一般要求,少数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达到较高要求。
(二)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课程分为三个板块:基础板块(综合英语类);提高板块(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发展板块(语言文化类,专业英语类)。“基础板块”是所有学生应达到的英语能力的一般要求,“发展板块”和“提高板块”是为英语
廊坊师范学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