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审批到主动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传统的土地整备、城市更新等专项规划,由开发商或社区主导编制,向规划主管部门报送。由规划主管部门审批后,直接按规划实施。但其审批过程缺乏对现状、发展意愿和规划的深入研究,要么审批+修改意见,要么不批,存在武断和主观性。本文拟分享笔者的一次规划经历:变被动审批到主动规划,由政府主导,从公众利益出发,深入研究专项规划的合理性;并搭建由政府、社区、开发商、公众组成的协商平台,充分了解各方诉求,多次会议协商,在公众利益和社区、开发商利益中寻求平衡。具体如下:
1 现状
梅林社区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的中部、坪山河流域的中段,属于梅林社区。
北面与出口加工区相邻,为其提供低端、基本的配套,居住方面为宿舍、农民房出租,公共设施方面为小诊所、小超市、简易球场、饮食店等;其余三面被燕子岭公园、坪山河湿地公园所围合,是坪山环境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
整备范围位于梅林社区南侧,,。呈现典型的特区外旧村旧厂房犬牙交错的形态。
2 规划方案比较
(1)社区方案
社区方案由梅林社区主导编制,体现了社区、开发商的利益诉求:功能全为居住、商业等经营性功能,建设量大,道路尽量不穿越社区,内部没有公共空间,以实现社区利益的最大化。
(2)我方方案
我方方案由管理局委托我中心编制,站在公众利益的角度:建议部分居住用房用于人才公寓、人才租赁房,为出口加工区提供服务;核算片区的发展规模;打通连通出口加工区的悦景路,加强工作与居住的联系;留出公共空间,打造美好生态的城市环境。
表1:社区、我方规划方案比较
3 协调博弈
没有社区的改造,片区的未来发展无法实现,公众利益也无从谈起;社区的利益驱动又会损害公众利益。如何实现社区、公众利益的双赢呢?采用了以下方式:
(1)编制体现公众利益的理想方案
由政府主导,从公众利益出发,深入研究片区的现状特征和发展方向,编制理想的规划方案。政府审批、管理人员主动认清片区的现状情况和未来发展目标,改变了原被动审批的模式。
(2)搭建协调平台
搭建由政府、社区、开发商、公众组成的协商平台,充分了解各方诉求,多次会议协商,在公
从被动审批到主动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