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要:进入21世纪,人文精神的培养成为教育界热点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历史教育教学中有关人文精神培养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问题。从而,通过历史学科教育帮助学生懂得社会,认识自我,树立科学而又充满人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232-0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问题教学法的创立者也认为: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可见这种启发式诱导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做法上,教师可以一方面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自行设计问题和编写答案;另一方面,要时常抓住教材关键,揭示矛盾,并加以发掘深化,让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问题。比如:在讲"辛亥革命"时,要以这样来设计疑难问题:既然同盟会的纲领没有反帝内容,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又抱有极大幻想,那么怎么能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呢?通过这些递进式的设疑启发,加上学生认真思考,就可概括出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以及与袁世凯出卖维新派的关系,从而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复杂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本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在提高学生现代人文精神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

受特殊的历史背景及高考指挥棒等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我国现代教育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强烈的功利主义。一个突出表现是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重视传授和管束,忽视的是学生对学习的体验、感悟,压抑富有个性的学习,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道德品质、个性发展的培养。这就必然使学生人文精神缺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历史的教育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历史眼光教育。
历史作为道德教育的工具,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正如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说:"教育要培育一代人的精神,必须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包含着极富理性的人类活动的经验与教训。它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仰、观念、精神、智慧和能力上。历史教育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支柱。
人们的具体理想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必须遵循一条基本原则,即要尽可能的符合实际,否则就会变成脱离实际的空想。要树立符合实际的理想,需要了解现实社会对各方面的人才和事业的需要,但同时也需要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去确立自己的理想。把眼前的急功近利目标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理想,总归是要破灭的。
历史眼光的教育可以开拓人们的视野和心胸,历史眼光要求人们看历史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前进向上的过程。一个人的历史眼光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历史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这是历史教育所承担的最基本的功能。

历史教学增强人文精神的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一是充发挥历史学的学科特点,二是不断增强教师的人文素质。
挖掘学科资源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历史学科蕴含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rrfsyq83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