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是规划新农村蓝图的主力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生产发展,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制订好一个可行性规划。后港镇九龙村第10组积极发动农民参加制订新农村建设规划。该组原系后港镇种子场一个单独的小村子。2000年与英雄、坚强三个村合并成现在的九龙村,是我市全面小康社会的第一批示范村之一。该村第10组计101户、326人,总劳力229人,耕地面积338亩,养殖水面69亩。全组有养殖大户16户,外出创业81人;现有私营企业7家,搞三产的9户,全组共有各类大户47户,占总农户的45以上。据调查统计,2005年,该组三业总产值万元,其中农业产值万元,工业产值52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235万元,三产比重分别占、和。人均纯收入7241元。是全村经济基础比较好的一个村民小组。今年市“两会”与该镇、村商量后,确定在第10组搞农民直接参加制订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试点,至5月中旬基本结束。该组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在群众中反复学习、宣传、发动,从而制订了近三年的发展规划。规划目标到2008年,可实现三业总产值2000万元,与2005年同比增长一倍。其中:农业产值317万元,工业产值1200万元,第三产业48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和。在三产比重上,分别占、60和;人均纯收入10182元,同比增长。其主要措施:农业加快调优结构。发挥区位优势,有条件的户发展设施农业,先搞试点示范,力争发展到80亩以上;69亩水面,改粗养为精养;扩大畜、禽养殖,家禽从现在的万只发展到5万只;养猪从现在的200头发展到600头;弱势群体养长毛兔千只以上;全组的劳力已基本转移到二、三产业,到2008年人人都有一至两个二、三产业项目。工业企业做强做大。扩大规模,其中提升定报企业2家,扩产壮大5家;利用组内30余间闲置的厂房等,通过招商引资,新办小企业3个,发展个体工商户30户。三产逐步发展提升。鼓励在外创业和打工人员回乡兴办熟食业、服务业、运输业和农产品运销业。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力争人平纯收入超过万元;五保户、特困户100得到保障;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养老保险达100;农户住楼率从现在的40提高到80以上;汽车从现有的9辆增加到20辆(其中私人小轿车12辆);黑色(水泥)路道到组、到点;组内路灯从现有的20盏发展到户户门前亮化;广播、电视、电话在现有入户率90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数量、提高质量;20以上的人家拥有电脑。居住环境整洁宜人。大力发展庭院和道路的绿化、香化,适林地全部植绿,管护到位;河塘、家园清洁,基本实现绿色产品;不仅家家饮用自来水,而且垃圾不散倒,全部入箱统一处理,畜、禽场逐步改善卫生条件。发展文化娱乐事业。全组现有小学水平17人、初中生132人、高中生19人、大专生3人,逐步向普及高中发展,力争培养出更多的大学和中专人才;组里创造条件兴办文化室、图书室和农民娱乐广场;与村一起办好科技致富学校,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深入进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法律法规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准;进一步开展“三户一村”评比活动,树立良好风尚,构建和谐社会。民主管理民作主。坚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乡规民约”,不断增
农民是规划新农村蓝图的主力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