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舒适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舒适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舒适护理符合人性化护理的基本理念,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舒适护理;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效果
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尽快清除颅内血肿,缓解颅内高压状态,是降低致残率的一个关键[1]。手术是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康复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一直都是临床护理研究的焦点。舒适护理以满足患者围手术期的生理舒适度和心理舒适度为目的,有利于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度[2]。近年来,舒适护理较为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对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采用舒适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标准:①行头颅CT,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②无脑卒中病史,无严重的心、肝、肾、肺的并发症发生;GCS评分>6。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心、肝、肾等疾病或功能衰竭;②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将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 =40),其中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3~74岁,平均(±)岁。高血压病程1~14年,平均(±)年。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4例,小脑区10例,丘脑区10例,脑叶区6例;出血量10~37ml,达到(±)ml;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2~75岁,平均(±)岁。高血压病程1~15年,平均(±)年。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5例,小脑区9例,丘脑区11例,脑叶区5例;出血量12~40ml,达到(±)ml;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出血部位、出血量等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健康教育、术后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将舒适护理融入到围手术护理中,具体如下:
,在工作中仪表大方、端庄,衣着整齐,让患者置身在人文关怀的护理环境中。保持病室内安静,温度、适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可在病房内摆放绿色植物,清新空气。病床之间用隔帘隔开,为患者营造温馨的休养空间,可根据患者的要求在病房内适当播放音乐,调节心情。
,重点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介绍住院的环境、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护师、责任护士、同病房的病友等,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告知患者各项常规

舒适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