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是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必然结果。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环境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
人们往往把园林绿化列为其主要手段。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灵魂,绿色植物能提高城市免疫功能,这正是绿化的最基本功能。
生态园林是对园林植物从生态观点重新认识,并不否认其景观价值,把生态原理与景观原理相结合建成生态作用高效、稳定,景观质量和谐,美观的植物群落,这是建设生态园林的根本任务
因此,建设生态园林必须选取能最大程度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植物为园林建设的材料,以这些植物对生态空间(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水、肥等)的客观要求为依据,充分合理地利用种间关系(共生、互利、他感、相克),按照景观美的原则,建成环保型、保健型、文化娱乐型等各种形式的人工植物群落。
第一节城市绿化树种的综合评价与选择
一、绿化树种选择的意义、依据和标准
(一)城市绿化树种选择的意义
城市绿地系统对城市系统具有社会、经济、环境多种效益。
在绿地结构中只有植物或树木是发挥绿化功能的决定性或主导性的因素。
没有植物则无绿地系统可言,也就不能发挥绿化功能的主导作用。而绿地系统多种效益能否充分有效地发挥,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因此,科学选择和合理布置绿化树种,尤其重要。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是城市绿地系统及生态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城市绿化的骨干作用。它不仅具有生态效应,还具有美化城市的重要功能。
因此,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特别是行道树)的选择、确定与应用,不仅是城市生态园林的关键性研究内容之一,而且是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一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特色与水平。
(二)绿化树种评价选择的依据和标准
能适应城市各种特定生态环境,栽得活,长得好
生态效益高,能满足各类绿地的特定功能要求
树种观赏性强,有益卫生,无害人体健康
抗性强,生长健壮
二、城市绿化树种综合评价与选择
美国科学家研究证明:充分发挥城市绿化效能的关键在于选择树种。
不同种类的园林植物对于其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同一种植物对于环境中的不同限制因素的表现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如何正确、合理、科学的评价选择?
单项指标不能有效、科学的说明某一植物的综合效能!
唯有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效能!
通过对城市主要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进行的初步研究,在比较不同植物的差异性并作出分类及对植物生态适应性及生态功能进行研究分析基础之上,综合前人的部分研究结论和园林工作的实践总结,同时结合园林界的专家咨询对现有园林植物的评价,从生态适应性、观赏性、生态效能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建立了城市绿化植物的评价应用的综合指标体系。
并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确定了主要的指标因子,对北方城市常见的230种绿化植物进行了综合评判和分级,筛选出最适宜的骨干树种和适宜的基本树种及宜继续推广的、可适当保留的或应淘汰的种类。
从而筛选出适用于不同类型园林景观绿地种植的园林植物,为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①生态适应性:耐寒性、耐盐碱、耐瘠薄、耐旱性、耐阴性、耐水湿;
②抗污染性: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滞尘能力;
③观赏性(美化效果):冠形和干形、叶形和叶色及叶期、花形和花色及花期、香味、修剪整形等;
④生态效益:杀菌能力;滞尘;降温增湿作用和吸碳放氧能力(绿量的多少);
⑤抗病虫害能力;
⑥经济效益。
植物评价与选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