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13/2018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2
9/13/2018
校园中的诚信需求
两种现象:
“诚信小店”——世界上最小的店
诚信简历倡议书
启示:
诚信对我们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言,也尤为重要。
3
9/13/2018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子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
德者,内得于己,外得于人也。
——许慎《说文解字》
4
9/13/2018
*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美德。
——陶行知
*自爱、自律、劳动、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规范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竞争之前,就必须拥有的。
——亚当·斯密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修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和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卢梭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5
9/13/2018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6
9/13/2018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7
9/13/2018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8
9/13/2018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古时“道”与“德”是分开使用,表示不同的意思:
“道”指道路,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等。
“德”指遵循这种“道”,通“得”。
最早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道德的内涵
9
9/13/2018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道德的内涵
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0
9/13/2018
(一)道德的起源
风俗习惯分化社会意识形式(相对独立)
☆道德产生的条件:
(1)社会关系的形成——客观条件.
(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观条件.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