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蜜2号西瓜
摘要:淮蜜2号西瓜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出来的小型西瓜品种,果肉红色,肉质脆,汁多爽口,风味好,抗逆性较强。早熟,品质好,低温条件下坐果能力强。因此,可以在早春通过多层覆盖实现提早上市,达到高效栽培的目的。
关键词:淮蜜2号;西瓜;早春;栽培技术
淮蜜2号西瓜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出来的小型西瓜品种,于201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可以在早春通过多层覆盖实现提早上市,达到高效栽培的目的。
1 品种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于花皮红瓤类型,植株生长势中等偏强,果皮绿色带墨绿色条斑,~ kg。果肉红色,肉质脆,汁多爽口,风味好,抗逆性较强。早熟,品质好,低温条件下坐果能力强[1]。因此,可以在早春通过多层覆盖实现提早上市。
2 栽培技术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积累,现将淮蜜2号西瓜早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培养壮苗
播期选择
淮蜜2号西瓜早春栽培播种时期应选在1月5-10日。为了提高抗寒性,选择嫁接育苗。
嫁接育苗技术
采用单耳贴接法[2],选用南瓜或葫芦作为砧木,接穗播种3 d后播种砧木。
播种前对接穗和砧木种子进行处理及催芽: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浸种,前者是用55 ℃的水浸种15 min,之后种子在常温清水中再浸泡4 h;%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 min,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在常温清水中再浸泡4 h。浸种之后,沥干水分,用湿毛巾包裹种子,于32 ℃恒温下催芽。
接穗、砧木种子分别选用128孔和50孔标准穴盘播种。砧木播种时要求种子摆放方向一致,而且选择芽长相近的种子播于同一穴盘中,用蛭石覆盖,之后浇透水。出苗前温度控制30 ℃,出苗后白天25~30 ℃、夜间18~22 ℃,选择晴天上午浇水。
西瓜子叶展平、心叶露头以及砧木心叶1~ cm时即可嫁接,采用单耳贴接法。单耳贴接法因嫁接时只保留砧木1片子叶而得名,具体的操作是:刀片沿着砧木的一片子叶呈45°角向下将另一片子叶和心叶切掉,接穗在子叶下1 cm处呈45°角向下切断,将接穗伤口贴接到砧木伤口上,用夹子夹紧。嫁接后避光、保湿,温度控制20~25 ℃,湿度95%以上。嫁接3 d后逐渐见光、通风,白天25~28 ℃、夜间18~20 ℃,7 d后正常管理,2叶1心即可定植。
定植
定植前准备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定植前20 d做好准备工作,利于提高地温,提高瓜苗防御倒春寒的能力。每667 m2使用腐熟的羊粪3 t或牛粪5 t作为基肥,爬地栽培的每667 m2施5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和15 kg尿素,吊蔓栽培的每667 m2施8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和25 kg尿素。起垄做畦,畦面宽90 cm,高15~20 cm, m。吊蔓栽培的畦面宽90 cm,畦间沟30 cm。每667 m2撒4 kg阿维菌素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
畦面上覆盖透明地膜,加盖小拱棚,小拱棚上再加一层中棚或草苫,即四层覆盖。提早覆盖利于增温保温,促进瓜苗生长。
定植
爬地栽培每667 m2定植密度为700~750株,株距为30 cm;吊蔓栽培每667 m2
淮蜜2号西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