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不用报班了···(整理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视频,资料是北师大的老师主讲,北京和天津版的教材完全适用,以后继续整理下载地址,一下是中学版的视频·小学版的以后更新)
教育学(中学):在线观看
教育心理学(中学) (第三讲没有找到)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9讲 第10讲 第11讲 第12讲 第13讲 第14讲 第15讲 第16讲 第17讲 第18讲 第19讲 第20讲 第21讲 第22讲 第23讲 第24讲 第25讲 第26讲 第27讲 第28讲 第29讲 第30讲 第31讲 第32讲 第33讲 第34讲 第35讲 第36讲 第37讲 第38讲 第39讲 第40讲 第41讲 第42讲
教育学(小学)西南师范大学-幺加利版本:在线观看 (这个版本全点)
教育学(小学)学易培训版:在线观看 (最近的就一讲以后会更新,知识点详细)
2010年中、小、幼儿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资料汇总
以下是天津市教师资格证考试范围(中小学的)
教育学: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复述策略:实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问题: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地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地社会功能。教学测评:在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中,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搜集教学信息,描述,分析和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到2岁)前运算阶段(2到7岁)具体运算阶段(7到11)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个性的差异?1)个性的特征差异。2)个性的类型差异。性格的特征差异: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2)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如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以及坚韧性等方面的特征。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智慧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2)认知策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3)言语信息,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4)动作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5)态度,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的主要观点?1)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教学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的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提供变式。3)科学的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遗忘的理论解释(简述遗忘的原因)?1)痕迹衰退说。2)干扰说。3)动机说。4)同化说。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1)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2)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里加工实现的。3)系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教师资格证考试学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