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里的乾坤
武强的第一个作品就是自己的马鞍包,而从小爱马的他也因此走上了皮革雕刻师这条路。「像我这样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内心都有马的影子。」的确,那时中西方的影视作品都跟英雄主义挂钩,而英雄们往往都跟马有着不解之缘。「比如常山赵子龙,比如佐罗。小时候到公园看见马总是要骑上去感受感受。」而从此马也成了武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上世纪80年代的马友圈子里,如果谁有个美国进口的牛仔帽就相当于有了辆小汽车,所有的马友都会非常羡慕,更不要说雕花精美的马鞍了。但是偏偏武强是学美术出身,由于对艺术偏执的追求和国内马具用品的缺失,他总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装备,于是就开始自己动手学习皮雕,并且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装备。「做完后,很多朋友就问我哪儿搞的,我就和他们说我的制作理念,然后朋友觉得很好就一传十十传百,再然后找我做马具的人越来越多。」因为马圈中很多人的爱好都是跨界的,所以马友们跟武强定做的皮具种类越来越多,武强的皮雕也不再仅限于马具的制作,而是操作起了各类跟皮具有瓜葛的项目。「所以现在形成的这个小工作室,就是以私人定制、皮雕、皮艺以及户外时尚装备制作为主的一个小作坊。」
「皮雕本身发源自美国,然后传到日本。在中国有很多皮友,但是他们只是单纯地生产加工,而我更倾向于创造。」武强的雕工全靠自己摸索,他把自己的美术功底运用到雕工里面,雕出来的皮具少了老师教出来的刻板,带着一股自成一派的灵性,他管自己的这种灵性叫「小聪明」。「我不追求快,如果别人给我投个成百上千万让我批量生产,我的工艺可能就废了。」
皮革雕刻师这个工作其实很苦,对身体的消耗很大,特别是对肩颈肌肉的损伤很严重。「其实做皮雕贩卖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如果人一辈子只可能做5000个皮雕,那么就绝不会多做一个,因为当做到5001个时,这个人已经死了。」这就是武强对皮雕师的定义,在雕刻刀和皮革的翻飞中,一件件精美的皮具不是出自于他的双手,而是出自于他的心。
打板
需要了解客户个人的应用习惯和喜好,如果客户提出不实用的想法,就需要进行讲解、沟通,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设计、雕花
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花纹有大面积雍容华贵的和小而精致的。需要根据买家的要求进行创作。
皮革染色
因为白皮是肉色的,所以会根
马鞍里的乾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