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云中谁寄锦书来.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短信,QQ,E-mail,等现代通讯方式粉墨登场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写信了。书信在绵延传承了数千年之后在二十一世纪之初出现前所未有的断层。写信似乎成了“老土”的象征,与短信,E-mail所代表的时尚格格不入。于是书信被新时代的人们毫不留情的随意的丢弃在为人们所遗忘忽略的寂寞角落。但是在人们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便捷时尚时,许多温馨而又经典的记忆却在被悄悄抹逝。
随着电脑的普及,鼠标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笔 几何时,写信和收信都是一件无比浪漫而又充满快乐的事。写完信将它小心翼翼的封存,然后依依不舍的放入绿色的邮筒。想象着远方亲人,爱人或朋友在收到这封信时
满足的神情,这是脸上会露出情不自禁的微笑
。收到信的人既兴奋又自豪,记得那时收到信是最又面子的一件事。轻轻的把信拆启,然后一行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不禁睹物思人,在阅读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而,书信确确实实的被人遗忘了。它像一支离弦的箭,随着时间的推移,离我们越来越远。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诗人李清照怀着对恋人满满的相思之情,等待着那雁儿把远方的思念捎来,那一页页书信就像春日的阳光,温暖了她孤寂的心房。
我们呢?当秋天来临,落叶随风起舞,我们是否去关注一下那南飞的大雁,问问它们:“雁儿啊,你是否同我一样,忘记了那书信的味道?”

1
2
3
4
遗忘书信
怀念书信
想念书信
呼唤书信
子夜的灯/是一条未穿衣裳的/小河/你的信/像一尾鱼游来/读水的温暖/读你额上动人的鳞片/读江河/如读一面镜/读镜中你的微笑/如读泡沫。
---洛夫
知为什么,时常想起那些有书信来往的日子。
还记得自己的第一封信是写给父亲。
初中三年级的一天,语文老师教会了我们书信格式,回家后,我便自告奋勇的要给父亲写一封信。
这个提议立即得到全家人的一致赞
同。于是,由奶奶到母亲再到我们姐弟
,大家争先恐后的陈述者自己想说的话
,由我执笔,记得当时我很郑重的誊写
了三遍之后,才投到邮筒中。
亲后来每每谈起这封“万言书就唏嘘不已。
是啊,那何止是一封家书啊! 那歪斜的文字,嫩稚的语言,满载着一纸的深情啊!可是,凭我的区区文字,又怎能道尽浓浓的亲情?
等待回信是少年时的一桩幸事。长大后,到外地去求学,每当自己想家时,或者心情苦闷,抑或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便会提笔给父母写信。信一发出,便开始掐指算计收到回信的日期。往往在第六天上午的第二节后,我总会健步如飞地跑到学校的收信公告牌前,迫不及待地去搜寻自己的名字,父母的信总是如期而至。
收到回信,我总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很细心的用剪刀把封口裁开,然后慢慢的品读起来。
那份欣喜与感动,是由衷的,绝对没有搀杂任何杂念。
信一直是父亲写的,工整的行书,像极了清瘦的父亲,而口吻却分明是母亲的唠叨与叮咛。如阳光,给失败时的我以激励,质朴的文字中凸现的是父母拳拳的爱女之心。
些书信,有时如及时雨,给迷惘时的我以引导;有时如纸鞭,给骄傲时的我以警训;有时又如阳光,给失败时的我以激励,质朴的文字中凸现的是父母拳拳的爱女之心感谢那些书信,在一个少年成长的旅程中,它架设了父母与子女间的一座心桥。伴我在人生的花季和雨季中成长,使我一直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学习斗志和真诚淳朴的人格素养,成为我

云中谁寄锦书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609 KB
  • 时间2018-09-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