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生二胎:成功率低、风险大
网友担忧
网友1:我今年35岁,女儿6岁。前几年很想再生个孩子,苦于不符合政策,现在“单独二孩”新政出台了,我很心动,已经准备调整状态、积极造人了。不过我也有点担心,毕竟年龄大了,怀孕不像年轻时那么容易,即使怀上了也已步入高龄孕妇行列,面对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我不禁又有点犹豫。
网友2:“单独二孩”新政出台后,家里就没平静过。老人催着赶紧生二胎,说生第二个不会像第一个那么难、那么疼,容易得很。而我则担心自己的身体。岁月不饶人,我已36岁,体力大不如前,最近体检还查出了妇科小毛病,这要再生一个到底是更容易还是更难?
从有益于母子健康、计划生育、家庭生活以及夫妇的工作和学习等方面考虑,妇女生育的理想年龄应是25~29岁,最好不超过35周岁。如果分娩时孕妇年龄达到或超过35周岁,就属于高龄孕产妇。
对孕妇而言,年龄越大,妊娠、分娩时的风险越高,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以及流产、难产等发生率明显增加,重者会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对胎儿而言,高龄孕妇所怀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以及各种先天性异常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因此,上述2位网友的担心非常有道理。
“单独二孩”新政,将催生更多高龄孕产妇
随着中和文化素质大幅提升,个人自我发展意识逐步增强,经济发达地区的育龄妇女,尤其是相当一部分高学历、有稳定工作的妇女,正在出现生育观念上的转变,晚育的较多。
我均年龄在27~29岁。“单独二孩”新政实施后,很多35岁以上的妇女也想搭上生育的“末班车”,积极造人,这将催生更多高龄孕产妇。
女性35岁以后,生育功能低
35岁以上的女性,身体健康状态有所下降,会给生育带来很大的影响。生育功能与年龄、卵巢功能、卵泡数、卵子质量等密切相关。“年龄是个宝”,这对女性生育而言,绝无夸张。
从纯生物学上来说,25岁左右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这时子宫颈管弹性好,容易扩张,子宫肌肉收缩有足够力量,容易平安分娩。如果结合社会、心理等因素考虑,女人最理想的生育年龄则在25~30岁,这时女性的心理、生理已十分成熟,最适合孕育宝宝。而35岁以后的女性虽不是绝对不能生育,但生育功能明显下降。
女性35岁以后,孕产风险增大
首先,女性到35岁时,怀孕失败率可达20%左右,40岁以上时失败率可达50%以上,45岁时失败率更是高达70%以上。即使怀孕了,35岁以后,女性盆腔已经基本固定,关节韧带逐渐变硬,不易扩张,子宫收缩力和阴道伸张力也较差,这些均会导致分娩时间延长、难产机会增加甚至产后出血。高龄孕妇行剖宫产、钳产等助产的比例比非高龄产妇高20%以上。
其次,高龄孕妇还容易发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尤其是妊娠高血压,会造成孕妇出现意识模糊、肝脏肿大、眼底出血、肝功能异常、大脑病变等,严重时会导致子痫发作,危及孕妇生命。妊娠并发症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也非常不利,有可能会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胎儿畸形,死胎、死产的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也会增加。
第三,高龄产妇卵子质量相对较差,孩子发生先天愚型和危及生命的先天异常的概率是非高龄产妇所生孩子的8倍。尤其是先天愚型,也就是染色体异常,这种孩子生下来个头矮小、生长发育迟缓、智能低下,50%有先天性心脏病,易患呼吸
高龄生二胎:成功率低、风险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