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治疗后两组心肌酶谱CK、CK-MB、LDH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且治疗后观察组心肌酶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肌酶谱CK、CK-MB、LDH等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 黄芪注射液; 磷酸肌酸钠; 心肌酶谱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的心肌病变,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1]。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多发生于青少年时期[2]。病毒性心肌炎应以对症治疗为主,本院自2010年4月-2012年7月,对接收的4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2年7月本院接收的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标准[3]。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8~25岁,平均(±)岁;病程7~56 d,平均(±)d;合并症:室性早搏28例,窦性心动过速10例,房性早搏5例,伴房室传导阻滞6例。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8~28岁,平均(±)岁;病程7~61 d,平均(±)d;合并症:室性早搏26例,窦性心动过速12例,房性早搏6例,伴房室传导阻滞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合并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1)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ATP 40 mg, g,辅酶A100 U,维生素C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进行抗病毒、营养心肌、抗炎及镇静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吸氧,嘱咐患者注意卧床休息,以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为主,避免感冒及情绪激动等;伴心律失常者加用抗心律失常药。(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5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1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在30~45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两组均以2周为一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两组患儿治疗一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包括:(1)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胸片、心电图、肌钙蛋白和心肌酶谱测定正常;(2)有效:临床症状基本但未完全消失或期前收缩减少50%以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下降,心电图和胸片测定正常;(3)无效:临床症状及心肌酶谱、心电图、肌钙蛋白和胸片测定均无明显改善

黄芪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actupq73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