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ppt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战国
材料二:“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告缗”—汉
材料三:“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明
材料四: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处。
—清
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推行的哪几项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又称“重本抑末”或“强本弱末”,主张重视农业,严格限制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首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3. 目的(原因)
(2)根本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
(1)直接目的:保护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了解):
重农:奖励农耕,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
抑商: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限制商人经营范围;重征商税;对工商业进行严格控制管理;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A、秦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定期校正衡器,制定《秦律》;
B、汉初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
C、汉至唐,实行商人应入市籍,不得为官制度;只有政府有权对市的设置与管理。
D、对商人、商品征收重税(关津之税、市肆之税)
E、明清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
(1)经济:推动农业发展,巩固经济基础
(2)政治: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
消极作用(封建社会后期以消极作用为主)
(1)社会经济活力受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萌芽受压抑
(2)尤其是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时期广州
十三行,是唯一准许与外商打交道的商行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1)“海禁”政策: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主要是对内的防范(朝贡贸易)
(2)“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绝对禁止)对外贸易,只准广州一处对外经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公行”(“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对外国人在中国的活动采取严格限制的措施——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御
实质:官方垄断,禁止民间
材料一: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卷139
材料二: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著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指郑成功等抗清势力) 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
——《清世祖实录》卷102
材料三: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据材料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推行“海禁”政策的原因?
防止倭寇的侵扰
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中国的虚骄自大

直接/现实/客观原因:明朝—防倭抗倭;清朝—先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后为防范西方殖民势力入侵;
主观原因:统治者盲目自大、“天朝上国”的迂腐观念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1)积极:
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暂时维护了国家安全;
(2)消极(主要):
①防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②阻碍了中西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西方。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926 KB
  • 时间20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