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摘要】压疮俗称褥疮,又叫压力性溃疡,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而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是肢体活动不良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本文就压疮的评估、预防、分期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压疮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06-01
压疮是机体受到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是长期卧床病人,特别是老年、昏迷、截瘫、坐轮椅者的常见并发症,它的特点是无痛,边缘硬而干燥,常呈圆形或火山口状轮廓,好发于骶尾部、臀部等骨隆凸部位,发生的原因较多,病人一旦发生压疮,非常痛苦,为疾病的痊愈和护理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故压疮的评估、预防、治疗和护理是临床护理,家庭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基础护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压疮的发生。
1 一般护理
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应鼓励和协助卧床患者经常更换体位,一般翻身1 次P2~3 h ,最长不超过4 h ,必要时1 次Ph。在受压部位,应垫气圈、海绵垫或软枕等,也可应用气垫床。
、按摩受压部位每日早晚用温水擦浴及按摩各1 次。若发现受压部位皮肤发红,翻身后用手掌的大鱼际部位向心性进行按摩局部皮肤10~15 min。或用热毛巾敷后涂润滑剂按摩。
保持患者衣服、床单被褥清洁、柔软、平整、干燥大小便后应及时冲洗并擦干,可涂油或用痱子粉等吸潮并减少摩擦。
增加营养营养不良能影响创伤愈合,虽然营养不良和脱水不会引起压疮,但能使皮肤失去活力和减少弹性,增加压疮的危险。因此,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不能进食者可用鼻饲法或胃肠外营养。
2 压疮的分期治疗和护理
依伤口严重程度而有所差异:Ⅰ期(瘀血红润期) 此期局部皮肤因受压或潮湿刺激,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但皮肤完整性未破坏,为可逆性改变。首先应去除病因,避免摩擦、潮湿和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增加翻身次数,并使用气垫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局部受压,保持局部干燥,用25%的硫酸镁加热湿敷,对早期局部红肿效果好。Ⅱ期(炎性浸润期) 此期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可出现水疱,极易破溃,破溃后可显露潮湿红润的创面。此期首先应保护皮肤,避免感染,用3 %碘酒、75 %酒精消毒疮面及周围皮肤。大的水泡用无菌针头刺破水疱,将疱内积液挤出,小水疱不用处理,用白蛋白涂在创面表面,再将头孢氨苄粉均匀撒与创面,用无菌纱布压敷药粉数分钟,使药粉和创面充分接触,外再盖无菌纱布。Ⅲ期(浅度溃疡期) 此期表皮水疱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形成溃疡,患者感觉疼痛。对感染较轻的
压疮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