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马加爵”的“年代”
——方明江
NO:00049
人生苦乐是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进程中经常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然而在贫二代大学生这个群体中,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而破译人生苦乐的密码是当代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智慧和密智的体现,正确对待人生苦乐是判别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应该理性认知这个人生课题。
从已入学开始,社会就教导我们一个这样奇怪的观念:人无法选择生活的条件,但可以选择生活的态度。既然困难来临,如不能解决问题,那为什么不笑着面对呢?如此怪诞的谬论却一直在误导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以便于他们“安分守己”,“任人宰割”。社会的主流共同体总在强:人生境界指的是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地、人在本质上乃是人的精神境界。它内化于人的品质,外化为人的行为。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快乐是指人作为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及其得到满足,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识、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同时,快乐是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为了实现目标和理想使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某种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们对生活的肯定评价。
快乐是指人作为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及其得到满足,那么他们什么时候
得到过满足?曾经为高考鏖战多年,其行为让人佩服的同时又让人感到心寒。他们以为只要高考成功了,就能跳跃龙门;以为带着行囊出来,就不用回去了,孰不知当他们在学校里度过一两年之后才发现理想早已破灭,只不过是现在才知道而已?因为时代不给他们实现理想的机会。只是一个令人无语的时代。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日益迅速的发展和变化,市场经济原则下社会竞争机制的引入并最终占据了社会规则的主导。社会财富的快速分化,贫富二极的突出,资源的聚集与垄断,社会生存成本的疯狂上涨。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等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大学生无论是心智还是精神状态都处在成熟和不成熟、独立与不独立之间,诸多的压力、情感挫折等可与人言、不可与人言的种种因素,导致了越来越普遍的心理障碍、生理疾患等等。心理学家认为,青年期是人生最富变化、波动、激荡的时期。特别是对处在激烈的学习竞争和就业竞争中并承担较大经济压力的贫二代大学生来说,继之而来的社会压力、生存压力等,都会导致日益严重酌心理和精神健康上的问题。处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尚未成熟,正处于发展之中,人生观尚在形成之中,容易导致心理负荷和心理承受力之间平衡失调,产生一些心理偏差。此时,他们如遇到困难和挫折,要没有正确引导,就极易形成悲观的情绪。可是谁又能够引导他们呢?
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期,竞争激烈,学业、就业的压力要大得多。经济转轨、体制改革、利益调整、文化冲击、观念变化等,使得不少大学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负面心态,如浮跟心态、困惑心态、冷漠心态、悲观心态、逆反心态等等。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而与此同时某些利益集团还在强调所谓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怎么看待成功、人生的苦乐,这些在人生路上关键问题的解答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强调是应该的,但它不应该成为奴化民众的工具。在不少大学生身处各种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复杂环境中,难以依据自己已有认知经验,合理而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系统,从而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场地。这就是那些利益集团所酿造的恶果。而我们知道,大学生所
回首马加爵的年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