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与石首王明府论志例.docx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与石首王明府论志例
志为史裁,全书自有体例。志中文字,俱关史法,则全书中之命辞措字, 亦必有规矩准绳,不可忽也。体例本无一定,但取全书足以自覆,不致互歧, 毋庸以意见异同,轻为改易。即原定八门大纲,中分数十子目,略施调剂, 亦足自成一家,为目录以就正矣。惟是记传叙述之人,皆出史学。史学不讲, 而记传叙述之文,全无法度。以至方志家言,习而不察,不惟文不雅驯,抑亦有害事理。曾子曰:“出辞气,斯远鄙倍矣。”鄙则文不雅也,倍则害于事也。文士囿于奇浓淡。此如人心不同, 面目各异,何可争,亦何必争哉?推法度义例,不知斟酌,不惟辞不雅驯, 难以行远;抑且害于事理,失其所以为言。今既随文改正,附商榷矣。恐未悉所以必改之故,约举数端,以为梗概。则不惟志例洁清,即推而及于记传叙述之文,亦无不可以明白峻洁,切实有用,不致虚文害实事矣。
如《石首县志》,举文动称石邑,害于事也。地名两字,摘取一字,则同一字者,何所分别?即如石首言石,则古之县名,汉有石成,齐有石秋, 隋有石南,唐有石岩,今四川有石柱厅,云南有石屏州,山西有石楼县,江南有石埭县,江西、广东又俱有石城县,后之观者,何由而知为今石首也? 至以县称邑,亦习而不察其实,不可训也。邑者,城堡之通称,大而都城、省城、府州之城,皆可称邑。《诗》称京邑,春秋诸国通好,自称敝邑,岂专为今县名乎?小而乡村筑堡,十家之聚,皆可称邑,亦岂为县治邪?
至称今知县为知某县事,亦非实也。宋以京朝官知外县事,体视县令为
尊,结衔犹带京秩,故曰某官知某县事耳。今若袭用其称,后人必以宋制疑今制矣。若邑侯、邑大夫,则治下尊之之辞;施于辞章则可,用以叙事,鄙且倍矣。邑宰则春秋之官,虽汉人施于碑刻,毕竟不可为训。令尹亦古官名, 不可滥用以疑后人也。官称不用制度而多文语,大有害干事理。曾记有称人先世为司马公者,适欲考其先世,为之迷闷数日,不得其解。盖流俗好用文语,以《周官》司马,名今之兵部;然尚书、侍郎与其属官,皆可通名司马, 已难分矣。又府同知,俗称亦为司马,州同亦有州司马之称。自兵部尚书以至州同,其官相悬绝矣。司马公三字,今人已不能辨为何官,况后世乎?以古成均称今之国子监生,以古庠序称今之廪增附生。明经本与进士分科,而今为贡生通号,然恩、拔、副、岁、优、功、廪、增、附、例十等,分别则不可知矣。通显贵官,则谥率恭文懿敏;文人学子,号多峰岩溪泉。谥则称公,号则先生、处士,或如上寿祝辞,或似荐亡告牒,其体不知从何而来。项籍曰:“书足以记姓名。”今读其书,见其事,而不知其人何名,岂可为史家书事法欤?
又如双名止称一字,古人已久摘其非。如杜台卿称卿,则语不完,而荀卿、虞卿,皆可通用。安重荣称荣,则语不完,而桓荣、寇荣,皆可通用。至去疾称疾,无忌称忌,不害称害,且与命名之意相反,岂尚得谓其人欤? 妇女有名者称名,无名者称姓,《左》、《史》以来,未有改者。今志家乃去姓而称氏,甚至称为该氏,则于义为不

与石首王明府论志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8-09-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