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菌药物管理小组
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更好地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我院成立了抗菌药物管理小组:
组长:
成员:
职责: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负责落实、指导、监督和检查抗菌药物情况,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小组成员每月对临床科室抗菌素应用的种类、数量、药品价格进行统计、分析;对1类手术的抗菌素应用时间进行检查;对门诊处方应用抗菌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每月进行总结,并对使用抗菌素多的科室进行现场分析、指导。
“危急值”项目表
(一)、检验科“危急值”项目表 项 目 范 围 单 位
血红蛋白 <60 >200 (>220新生儿) g/L
白细胞 < > 109/L 血小板 <30 >500 109/L
凝血酶原时间 >30 s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55
(肝素化不做危急值记录,电话告知) s
D2聚体 > mg/L
纤维蛋白原Fg < g/L
C-反应蛋白 >50 mg/L
ALT >500 U/L
AST >500 U/L
肌酸激酶 >2000 U/L
淀粉酶(血) >1000 U/L
血糖 < > mmol/L
血尿素 >17 mmol/L
Na(血) <125 >155 mmol/L
K(血) <(<) > mmol/L
Cl(血) <85 >120 mmol/L
Ca(血) < > mmol/L
PH(血) < >
PO2 <60 mmHg
PCO2 <35 >45 mmHg
免疫组:HAV-IgM阳性;微生物组:血液、胸腹水、脑脊液培养阳性;脑脊液镜检找到新型隐球菌或其他细菌应立即电话回报并登记。细菌培养发现多重耐药菌也应按危急值报告程序进行报告。
(二)、心电图室“危急值”项目
1、急性心肌缺血ST段下移≥(不适宜平板)
2、急性心肌梗死
3、致命性心律失常 (1)心室扑动、颤动 (2)频发多源、多形室性心动过速 (3)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4)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5)预激伴快速心房颤动 (6)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7)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双分支传导阻滞 (8)高度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9)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 (10)大于3秒的心室停搏
(三)、超声科“危急值”项目
1、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或血管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2、大量心包积液,前壁前厚度大于等于3cm,合并心包填塞。
3. 急性心肌梗塞或外伤性致心脏破裂至心包填塞。
4、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
5、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羊水指数小于3cm,胎儿心率大于
160次∕分或小于120 次∕分。
危急值结果报告制度
一、总则
(一)、对于某些可能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异常检查结果(临床危急值)出现时,在确认设备正常。标本无误后的情况下,立即复查检查结果,复查结果与第一次吻合无误后,须立即由检查科室电话通知患者所在科室的值班医生/护士。
1、检查科室的员工在危急值报告专用登记本上记录通知日期、时间、患者姓名、病历号、检查项目及结果、接电话的医生/护士姓名;核实患者该检测标本的采集、储存、运送是否满足临床检验质量要求,必要时要求重新采集标本复查。
2、检查科室电话通知患者的主管医生、护士(值班医生、护士)后,须当日在危急值结果专用登记本上进行登记。
3、相关临床科室接听电话者在危急值接收专用电话记录本上记录接听时间、日期、患者姓名、病历号、检查项目及结果、通知科室员工姓名。
4、护士接危急值结果报告后,须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并由值班医生签字认可。
5、医生接获临床危急值报告后必须在15分钟内对患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在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如实记录危急值及采取的处理措施。
6、临床危急值报告流程图:
(二)、各检查部门在征求临床医生意见的基础上,按检查项目规定确定需电话通知的异常结果范围。
二、各相关部门危急值检查结果报告
(一)检查科:检验科技师在实验室检查过程中,如发现下列情况需立即通知患者的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并根据要求填写报告表单。
1、生化、血气部分:
检查项目低于高于
血清钙(Ca)
总CO2
抗菌药物管理小组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