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师宴没必要一味拒绝
近日,南京市十三中毕业班的82位老师,在学校网站的主页上向玄武区所有老师发出倡议:“树立良好师德形象,拒赴‘谢师宴’。”
谢师宴里并非都散发着铜臭味,也并非都是家长的“勉为其难”之请。众所周知,中考、高考一结束,毕业生与老师之间已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既不需要老师给鉴定“美容”,也不指望老师对学生“关照”,剩下的唯有那份友谊和感情。
三年的时间并不短,老师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所有这些都凝聚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汇集在孩子的品德操行中。在师生分别之际,孩子滋生感激之意,是人之常情。一顿谢师宴聊表家长、学生的心意,也提供了一个师生共叙离别之情的机会。
不容否认,社会上有老师“索宴”的情况,但毕竟是极少数。不过,如果家长面对“索宴”,来个“装聋作哑”不买账,我看老师也只能干瞪眼。因为,此时此刻,“孙悟空”已经一筋斗翻出了如来佛的手掌心。郭其健
笔者不反对谢师宴,有以下原因:
一、如果不搞谢师宴,家长会另找途径感谢老师,也许形式会更加五花八门,在社会上的影响不一定比“谢师宴”好。请一顿饭,对广大家长来说还是能够接受的,只要不相互攀比就行了。
二、老师可以利用谢师宴这个平和的交谈时机,对爱徒进行进一步指点,包括在学习上还有什么不足,以及如何在更高学府继续深造,毕竟在高中阶段,老师比家长更了解孩子。
三、高中的老师都是高素质的人才,在如何把握谢师宴这个问题上,还是能够很好地控制的,难道我们连人类的“灵魂工程师”都不相信?
其实,学校的良苦用心,大家都能够体谅,防止腐败不在于是否吃了学生的一顿饭,关键是要看学校是否把心真正用在孩子身上。外亭
搞一桌铺张浪费的谢师宴,不仅加重了家长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而且也导致老师身心疲惫,是个“双输”的宴席。其实,对老师而言,学生若想表达谢师之情,不是靠一桌桌的宴席来表示的,而应该用自己的成长、成材来体现。如果学生平时能尊师重道,认真学习,考上一个好学校,不枉费老师的一番苦心,就是老师最大的欣慰,也是谢师的最好途径。小薇
谢师宴的兴起,与商家的炒作宣传也不无关系。这几年,不少饭店借学生毕业之机大造谢师宴的声势,甚至还把谢师宴提升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上。商家赚了个盆满钵满,可谢师宴却导致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原本单纯的感情被沾染了铜臭气。眼下,82名老师
的倡议,确实有利于减轻家长和老师的负担,净化双方之间的关系。可是,要想让谢师宴真正降温,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比如说,有更多的老师自觉拒绝谢师宴,有更多的家长能主动不摆谢师宴,
谢师宴没必要一味拒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