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运营商拿地策略实例分析一、研究背景随着国家土地供应政策的转变,通过拍卖方式拿地成为开发商获取开发用地的主要途径。旧城改造是新增拍卖用地的一个重要来源。一些地方政府由于缺乏旧城改造所需的市政建设和拆迁安置资金,因此引入了有实力的公司作为城市运营商参与旧城改造,其投资回报来源于整理出的土地拍卖后的部分收益。部分城市运营商由于本身是开发商出身,不满足单纯的土地整理收益,因此也会参与竞拍。这种具有运营商和开发商双重身份的拿地行为比较特殊,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研究。二、研究目的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为城市运营商参与土地拍卖的决策提供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三、实际案例分析某开发商以城市运营商的身份承担了成都某郊县的旧城改造工作,并与当地政府达成了协议:整理出的土地拍卖时,超过基准地价的溢价部分与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基准地价则包含土地整理成本和相关的税费。对于运营商来说,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项目收益最大化,具体来说就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单纯扮演政府运营商角色,通过土地整理从一级市场获取增值收益,还是既当政府运营商,又当开发商,从土地一级市场和土地二级市场获取双重收益。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是要准确评估出项目地块的最大开发价值和保守开发价值,从而比较准确地把握地块的拍卖价格变动范围,在竞拍中占据主动,作出正确的决策,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准确评估出项目地块的最大开发价值和保守开发价值,必须建立在对目前市场、产品和目标客户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并对未来两三年项目开发周期内当地房地产发展走势给予合理和科学的预期分析。我们对该案例的分析框架如下所示:通过对房地产市场分析、地块条件分析和目标客户分析,我们将该项目可能采用的建筑产品分为两类:1、普通多层;2、普通多层+小高层。在确定可能的建筑产品之后,对土地价格、产品销售估价和收益作动态比较分析。由于有3个变量,为便于比较分析,将其中一个变量固定,看其他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我们重点分析了土地价格固定,产品销售估价和收益的变动关系以及产品销售估价固定,土地价格和收益的变动关系,并进行了计算列表分析如下:(一)多层产品的土地价格和收益动态分析(1)销售均价固定,地价与收益的变动关系分析技术经济指标容积率::该容积率是高品质多层产品的合理容积率,,土地利用率会提高,但会牺牲居住品质,对售价会有负面影响。建安成本:按框架结构考虑,800元/平方米。财务费用;银行贷款数额按照土地总成本的70%计算,利息按1—%计算。住宅占总建筑面积的90%,商业占总建筑面积的10%。销售均价:住宅,2500元/平方米,商业5000元/平方米。说明:目前当地可参考项目售价为2200—2300元/平方米,考虑到预期的价格上涨因素和开发商品牌、产品本身的附加值以及地块规模效应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我们将住宅销售均价固定在2500元/平方米,来讨论地价与收益的变动关系。由于当地商业供应量过大,销售压力大,因此销售均价按两层商业平均价格5000元/平方米进行测算。下表为收益的详细计算表,其中地价设定为60万元/亩(计算过程略)。以下为土地价格和对应收益的关系表:从上表可以看出:•随土地价格的增加,开发利润递减,土地增值收益递增,总收益递减,但减少幅度不大。•土地价格在100万元/亩或以下,开发利润占总收
城市运营商拿地策略实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