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患者的护理*概念:贫血(anemia)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最低值的一种病理状态。病因: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致使组织发生缺氧变化。临床表现: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最突出的体征,尤以面色苍白最为常见,临床常以指(趾)甲、口唇黏膜和睑结膜等处苍白情况作为诊断依据。贫血*诊断标准Hb(g/L)RBCHCT成年男性<120<×1012/L<<110<×1012/L<<100<×1012/L<*▲造血干细胞异常:再障、白血病▲造血微环境受损:骨髓纤维化、骨髓炎、肿瘤骨转移▲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自身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红细胞外部异常: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败血症、大面积烧伤等。▲急性失血:大血管破坏等▲慢性失血: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按血红蛋白浓度分类贫血程度HB(g/L)临床表现轻度>90症状轻微中度60-90活动后气促、心悸重度30-59休息时仍气促、心悸极重度<30常并发贫血性心脏病*按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分类HB体积MCV/(fl)HB浓度MCHC/(%)HB量MCH/(pg)临床类型大细胞性贫血>10032-35>32巨幼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80-10032-3526-32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32<26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DA(体内用于正常血红蛋白合成需贮存铁缺乏)是体内贮存铁耗尽,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相关的缺铁异常,是一种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是最常见婴幼儿和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缺铁性贫血*缺铁为什么会引起Hb减少?衰老红细胞铁食物来源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肉类、肝、蛋黄、豆类、紫菜、香菇及海带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原卟啉幼红c线粒体血红素珠蛋白+*铁代谢*铁的来源正常人每天造血需20~25mg铁,主要来自衰老破坏的红细胞释放的铁(占95%)而维持体内铁平衡,需每天从食物中摄铁1~(占5%)孕妇、乳妇每天需从食物中摄铁2~4mg*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201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