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物教学常规.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物教学常规文章来源初中教师网w9 1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生物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使学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得到提高。根据中学生物课的教学目的要求,中学生物课教学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一、课前准备 1、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及教材,制订学期总体教学目标并将总体目标分解到每一节课中,教学目标力求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 2、阅读和积累有关资料。应广泛阅读有关的报刊、杂志、和参考书籍,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并选取适合于教学的材料,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3、熟悉周围的自然环境。应当对学校及其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有所了解,使课堂教学更好地联系实际。 4、准备直观教学材料。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直观教学材料,如:生物标本、模型、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影视录像、科教电影、多媒体课件、实验通知单、实验器材等。 5、制订教学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及教材的要求,有顺序地、合理地分配课时,科学确定有关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活动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6、分析教材。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实际确定所用的直观教具及所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和课型安排。 7、了解学生。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了解学生的目的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8、编写教案。教师必须超前写好1~2课时的分课时教案。教案内容一般包括:⑴教学目标;⑵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⑶教学过程;⑷教具及其使用计划;⑸课堂习题和课后作业等(课后作业原则上不布置)。教学过程应精心设计,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应围绕中心发言人的教学设计进行充分讨论、修改,认真做好记录。 10、坚持相互听课。每学期每人至少上一节研究课,听课不少于20节,教研组组织评课,相互学。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做到直观教学,使学生看到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体推进素质教育。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做到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及时掌握课堂信息反馈,以便及时矫正调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新授课。在联系或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教学过程中要求做到教学目的明确,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恰当,语言艺术,层次清楚,板书有序,板图规范,态度从容自如,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并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大课堂容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新授课内容讲授结束时要进行简短的小结,进一步指出本节课的重点,并布置适量作业

生物教学常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53072647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09-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