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教学设计
竹山镇中心小学李云龙
活动理念: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小学阶段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尤其在小学中高年级,是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第二个上升期,这时他们能否正确认识与悦纳自我,直接影响着健康个性与健康心理的养成。因此,通过一些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帮助中年级小学生逐渐掌握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的内部品质的更深入评价,有利于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情绪情感的积极体验,形成健康的心理。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自查方法。
3、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活动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从哪些方面来认识自我,为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奠定良好的基础。
2、在活动训练中,对学生进行自我认识的辅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3、尝试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活动方式:
1、行为训练;2、讨论分析; 3、游戏;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自我认识卡,优点缺点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生互相介绍,引起对自我认识的关注和兴趣。
同学们好,大家知道我是谁吗?(PPT出示“我是谁”)学生自由说,自由猜,激发他们的兴趣。
2、那你是谁呢?让学生想2-3分钟,并主动讲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3-5人)。
3、老师总结:刚才几位同学都介绍了自己,那他讲的是否和我们其他同学眼中的他完全一样呢?又有哪些方法可以来认识我们自己呢?今天咱们就要来谈谈“我是谁”的话题。
二、我知道“我是谁”
你认识你自己吗?咱们做个游戏来测测自己怎么样?
1、游戏开始前,我们得来做些准备,首先请你填一填“我是谁”?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提示把下列句子填写完整:
我是谁?我身高米,体重千克。我有一张的脸,有一个的鼻子,一双
的眼睛,一张的嘴, 平时我最喜欢吃,喜欢穿,喜欢运动,最喜欢的学科是。
从性格上来说,我是一个的人,是一个的人,是一个的人。
2、写完后请交到老师处。
3、游戏即将开始:
①这个游戏还有个口号,我需要同学们的配合,请看大屏幕——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请同学们呼口号!
②同学们呼口号,我抽取其中一张,请同学念出纸中句子。问:请你猜猜这张纸描写的是谁?为什么?(3-5人回答) 活动轮回继续。——呼口号抽纸张。
4、游戏中结合讨论:
为什么猜对了,为什么猜不出是谁?一般不超过3人猜。
①猜对的——看来你比较了解自己。
②猜错的或猜不出来的,这位同学是谁呢?请你自己站起来,哦,看来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和别人对你的了解有不一样。是啊,同学们,要认识自己,我们还需要了解别人眼中的我。
三、故事衔接
1、下面,老师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故事《骆驼和羊》,播放动画。
内容概况: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骆驼认为长得高好,羊认为长得矮好,于是它们进行了一场比试。他们走到一个园子旁边,园子四周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叶子伸出墙外来。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叶子,而羊却怎么也吃不到。于是,骆驼说长得高好。羊不肯认输,他们俩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上有一个又窄又矮的门,羊大
《我是谁》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