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学与之中庸.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传统思想导读学“大”与用“中”王立志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king_wlz@中庸之道生生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生生不息乃天地人三才之枢纽,宇宙之机密。学生,学“生”,学此”生”焉。生生之道隐微奥妙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其孰能与于此。天地设位,而易成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易传》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老子-21》生生之道隐微奥妙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在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14中则一一则至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々如玉,落落如石。——《老子-3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得其环中。中则和和则生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老子-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6》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人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10》察中-执中-用中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是谓好学也已。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1》变而从时君子时中宇宙天地皆有一中,吾人亦各有一中。此中即至善,即太极之所,止中即止于至善。止于中一之地而用之即为中庸。所谓守中者,外以守天地、人时、事物之中;内以守人身、性命、神气之中。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大学与之中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8843242
  • 文件大小461 KB
  • 时间2018-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