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南谯参考资料区2011年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南谯区2011年水稻、玉米、棉花重大病虫防控预案一、病虫发生趋势根据2010年冬前病虫残留基数及近年发生情况,结合品种布局及气象预报,预测今年水稻病虫总体将偏重发生,其中稻飞虱、纹枯病、感病品种稻瘟病、稻曲病将偏重发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将中等至偏重发生;二化螟中等发生,早栽稻偏重发生。棉花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其中棉盲蝽中等至偏重发生,斜纹夜蛾、棉叶螨、枯萎病偏轻至中等发生,棉铃虫、棉蚜、棉蓟马偏轻发生。玉米病虫中等发生。二、防治工作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这一主题,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加大重大病虫害监测力度,大力推行预防控害和生态控害技术,采取“预防秧田期,放宽分蘖期,保护成穗期”的科学用药措施,充分发动和组织专业化统防统治,将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保障水稻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确保稻田生态安全,提高农民种田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三、防治任务与目标 1、防治任务预计2011年全区水稻病虫需防面积约155万亩次,其中稻飞虱45万亩次,二化螟25万亩次,稻纵卷叶螟30万亩次,纹枯病25万亩次,稻曲病20万亩次,稻瘟病10万亩次。,其中玉米螟5万亩次,,。棉花病虫需防面积约4万亩次,,,,,。 2、防治目标通过有效防治,将水稻、玉米、棉花重大病虫造成的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具体目标是:螟虫分蘖期危害株率在3%以内,穗期白穗率在1%以内;稻飞虱分蘖期百丛虫量控制在1000头以内,穗期百丛虫量控制在1500头以内;稻纵卷叶螟分蘖期卷叶率15%,孕穗期卷叶率10%;纹枯病病情指数控制在10以内;稻曲病病穗率控制在10%以内;稻瘟病病穗率控制在3%以内。玉米螟蛀茎率控制在10%以内,玉米粗缩病病株率控制在3%以下。棉盲蝽象苗期为害株率控制在5%以下,棉叶螨红叶株率控制在10%以下,棉铃虫累计蕾铃被害率控制在7%以下。大力推广总体防治技术,使防治次数亩平均减少1-2次,化学农药亩使用量下降15-20%。四、主要防控技术(一)水稻病虫害1、二化螟(1)防治策略坚持重视农业防治、科学开展化学防治、辅以生物防治的策略。在化学防治中,坚持“控前压后”、“预防秧田期、主攻大田主害代”,同时做好药剂的筛选和交替轮换使用。(2)防治技术①合理布局,调整播栽期。同一个地方尽量选择生育期相近的品种,播栽期尽量一致,以减少螟虫桥梁田,恶化螟虫生存环境。②提倡生态控螟,保护利用天敌。坚持达标防治和整体防治,尽量减少用药次数,禁用甲胺磷等高毒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减少药剂对天敌的杀伤,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③适时开展药剂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杀虫单、三唑磷、BT复配剂、锐劲特及阿维菌素。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在螟虫各代之间要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产生。一代二化螟:普治单季稻秧田和早栽大田。防治时间在卵孵盛期或1、2龄幼虫高峰期,防治指标为每亩枯鞘团40个以上,药剂宜选用杀虫单或BT复配剂。二代:主治单季稻大田。防治时间在7月下旬至八月上旬卵孵高峰期,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氟酰胺、三唑磷等。2、稻飞虱(1)防治策

南谯参考资料区2011年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71 KB
  • 时间2018-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