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鉴赏结课论文姓名:农誉学号:20141000684学院:材料与化学学院班级:030141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加强个人思想素质建设,陶冶个人情操对青少年来说至关重要。因而,了解我国古典传统艺术,了解中国画的概念和基本技法,内涵以及精神是必要的。关键字:中国画工笔画写意画艺术内涵艺术精神一、中国画概念中国画主要是指卷轴形式,用毛笔,墨,中国画颜料等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从艺术的表现手法上,可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形式;从中国画题材来分,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从材料与技法上来分,可分为水墨画,彩墨画等;从风格体系上可分为文人画、院体画、民间画等。中国画的特点包括丰富而独特的画幅形式、“散点透视”的章法布局、以及“主客观相统一”的艺术观。中国画虽然技法巧妙,但一幅画,如果缺少了文化的底蕴和内涵,缺少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他将失去生气。因此,中国画之中融入的内涵与精神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此将根据课程讲授内容,结合个人知识,主要分析中国画中的工笔画与写意画,浅谈对中国画的认识与理解,并且结合个人经历,深入分析中国艺术的内涵与精神。写意画与工笔画工笔画合写意画作为中国传统画中的两种艺术表现手法,运用的技巧,表现的形式各有千秋。工笔画手法讲究工整、严谨,在细节上勾勒得十分仔细,以求准确、形象地再现被描绘对象的真实形象;而写意画的手法则强调概括、夸张,以求豪放、洒脱、简练地描绘物象的形神。相较之下,工笔画注重写实,工笔画作品具有很强的描写性。工笔画无论是对人物的刻画,力求达到神态与形体的统一,另外,借鉴西方艺术技巧,保持线条自然流畅的同时给画卷增添了诗意。而写意画,者注重用简练,笔墨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事物的神韵与意境,笔墨随作者的情感波动变化,更能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首先看附图一《齐白石虾图》(左)。齐白石老师的虾,用的是写意的画法,线条简练,没有一丝多余;虾体用墨深浅相间,将虾的躯体渲染得玲珑剔透;每只虾形态各异,时而柔软,时而刚劲,体现出作者在作画时的情感波动。从画卷上看,虽然用墨洒脱,却可以将虾描绘得活泼灵动,栩栩如生,甚至连虾的精神状态也跃然纸上:优柔寡断的蜷缩着的虾,坚韧不拔的挺立着的虾,忧心忡忡的扭曲着的虾......源于自然,在简练的线条下又超脱自然,这就是写意画的传神之处。接着再看附图二(右)这是一幅运用工笔画手法绘成的虾图。画卷上,只见主题是一只棱角分明的虾:从构型上,甲壳上的褶皱,多足上的关节,胡须的摆动等细微结构都完美地再现;从体态上,尾部略微弯曲,写实地绘出河虾的常态;从色彩上,用色严谨,力求真实地再现虾的原本面貌。工整细致,拥有极强的写实性,以假乱真,着便是工笔画的精妙之处。国画中体现艺术精神郑板桥一生主画梅兰竹菊,他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很简单,但构思布局却十分巧妙,用墨的浓淡衬出立体感。卷上之梅,寥寥几枝,显现其孤寂之境;虽然凄凉,但枝条却刚劲有力,凸显其高傲之态;全幅笔墨较淡,给人严寒之感,而郑梅却不为所动,道貌傲然.....一笔一划间将梅之“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体现得淋漓尽致。再看画中之菊,生存于残垣断壁,菊花笔墨极淡,与周遭深色形成鲜明对比,衬出其贫寒而淡泊的品质,彰显菊之“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画中之兰,叶片一笔和成,姿态
中国美术鉴赏-农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