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15例产科出血致孕产妇死亡资料的相关因素分析,提出干预措施,以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目的。方法:对郑州市辖区内2008~2012年孕产妇死亡病例经市级专家组评审诊断为产科出血15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2012年郑州市死亡孕产妇共94例,其中因产科出血死亡15例,%,而在产科出血死亡中,因产后宫缩乏力死亡的孕产妇9例,占产科出血死亡60%。结论: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产科质量管理,明确各级职责及服务范围,加强、充实、稳定基层医疗保健网底建设是减少产科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产科出血;孕产妇死亡;死亡原因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82-02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和最危险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威胁孕产妇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成功的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其发生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我市2008~2012年间15例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的原因,以期有效预防孕产妇产科出血,进而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8~2012年郑州市12个县(市、区)妇幼保健院(所)上报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调查报告。
方法
各县(市、区)妇幼保健院(所)监测人员到孕产妇家中和经治医院,了解孕产妇在孕前、孕期保健情况、产时、产后诊治情况及发病后抢救经过。组织市级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组,对死亡原因、影响死亡因素进行评审,明确死因诊断,提出干预措施。
孕产妇死亡年度分布
2008~2012年因产科出血死亡的孕产妇分别占4例、5例、3例、2例、1例。
一般情况
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1例,%;高中1例,%;初中11例,%;小学2例,%。年龄<20岁1例,%;20~34岁9例,占60%;≥35岁5例,%。经济状况,1000~2000元6例,占40%;2000~4 000元6例,占40%;4000~8000元3例,占20%。初产5例,经产10例。
死亡原因
15例产后出血死亡孕产妇中,子宫收缩乏力10例,%;软产道裂伤1例,%;胎盘因素3例,占20%;宫角妊娠破裂1例,%。
分娩地点
分娩地点在区县级医院5例,%;乡级医院8例,%;市级医院1例,%;宫角妊娠破裂1 例,%。
死亡地点
死亡地点在省市医院1例,%;区县级医院9例,占60%;乡级医院1例,%;家中2例,%;途中2例,%。
要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15例产科出血死亡病例中,子宫收缩乏力占首位,其中10例是经产妇,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3例,胎产次过多过频可不同程度损伤子宫内膜及子宫肌纤维,再次妊娠时容易发生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分娩时子宫收缩乏力,从而使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增加。孕产妇由于文化程度较低
15例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原因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