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一)》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通过折纸、剪纸、拼图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教材分析:这是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中“图形的认识”部分的教学内容。本学段要求学生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折纸、剪纸、拼图等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四种平面图形,培养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设计:(一)活动一:折一折师:首先,请大家拿起面前的正方形纸,把它折成相同的两部分,然后举起来说说它发生了什么变化。生1:它变成了两个一样大的长方形。生2:它变成了两个三角形。师:(假装奇怪地)咦,都是正方形,怎么有的变成长方形,有的变成三角形,什么原因呢? 生1:因为我们折的方法不一样(用手比划),我是斜着折的,他是对折的。师:(拿起一张纸示范,明白了似地)噢――,有的是沿对角折的,有的是对半折的,是吧? 生:(高兴地)是。师:真是些聪明的孩子,现在请将桌面上的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全部对折,看看它们的变化,然后在班上汇报。生1:我的长方形对折后变成了两个正方形,圆变成了两个半圆,三角形变成了两个更小的三角形。生2:我的长方形变成了两个三角形。生3:我把长方形折成了两个小长方形。师:现在请同学们沿对折线将这些图形全部剪开。(学生剪纸)(二)活动二:拼一拼师:我们有了这么多的图形,可以用它们来干什么呢?想一想。生:可以把它打扮成我喜欢的东西。师:(欣喜地)说说看。生1:(拿起一个正方形)给它画上花朵和线条,就变成了漂亮的手绢。生2:(举着一张三角形纸)把它涂成红色,就变成了一面小红旗。(学生激昂、兴奋起来,纷纷举手。) 生3:(举起一张长方形纸)给它上面画上锁,就变成了一扇防盗门。生4:把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变成鱼了。师:(意外地)还可以拼呢! 生:用一个半圆,一个正方形可以拼成房子。(生抢着回答,有的急得跳了起来。) 师:同学们想出的主意真好,那我们就利用剪出的图形拼一种自己喜欢的图案,粘到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大白纸上,然后用彩笔装扮成一幅图,挂到教室墙周围的绳子上。(放轻音乐,学生拼图。) 部分学生作品。(各小组相互参观作品) (音乐停止)(三)活动三:说一说师:刚才看到的图案中你最喜爱的是哪一幅?说一说。生1:我喜欢两只小鸟在说悄悄话的那幅。生2:我喜欢那座美丽的宫殿。生3:我看见一只船在大海上航行。生4:我看见一只小狗在看大门。……(学生表达的欲望非常强烈,七嘴八舌地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都想说,那就把你最喜欢的说给同桌听。(四)活动四:猜一猜师:同学们拼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案,老师为你们骄傲,老师也拼了一幅图案,请大家先闭上眼睛,我喊一、二、三,到三时你们再睁眼看,然后说出它是什么。(出示图)生1:狐狸的耳朵! 生2:
《动手做(一)》教学设计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