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杂志文史杂志!"#$%&’"( )*+,$&+#$, &%- .*/+"$
! 敬永谅
李李李李李白白白白白与与与与与绵绵绵绵绵州州州州州巴巴巴巴巴歌歌歌歌歌
在写作上明显是模拟民歌的产物"
李白出生在绵州昌隆青莲乡!其居所陇西院在
青莲乡下" 其父李客是从事耕读的隐士+所以李白
从小就和牧童农夫往来" 青莲乡间!山歌俚曲应是
不绝于耳!可以说他自幼就是伴着巴歌的曲调成长
的"及至十五岁以后!李白遁迹于山林之间!在匡山
一带隐居读书常常数年不迹城市和渔樵
巴歌!顾名思义是指巴地民歌" 绵州处于涪江! ( ) ! # #
僧道往来从巴歌中了解到社会下层人们的悲苦
流域!涪江是嘉陵江的支流!也正是古代巴#蜀相互# !
忧乐增加了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李白曾数次漫
争夺!势力此消彼长的地带" 特别是鉴于四川盆地! "
游蜀中上龙州越剑门登峨眉游成渝等地在
这个较为封闭的环境!巴歌应是早于湘楚$ 按%宋! ! ! ! # !
巴蜀民歌中了解了各地的风俗人情他所接触的大
玉& 对楚王问’记有楚都郢传唱( 下里巴人) 事* "
量巴蜀民歌必然引发他的创作灵感从而写出优秀
在这一带传唱"传唱于绵州一带的民歌实际上已应!
的作品来下面这首巴女词就是李白游历嘉陵
叫做巴蜀民歌或四川民歌+ 但绵州曾为巴西郡!所" & ’
江流域时模仿巴歌创作的新诗
以人们还是! %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载的是一首隋代同名的& 绵州巴歌’% ! "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豆子山!打瓦鼓" ! #
这首诗朴素明快清新自然它写一送别丈夫
阳平山!撒白雨" ! "
的巴地少妇看到江水湍急如箭离船远去如飞不
撒白雨!取龙女" ! ! !
禁为别时容易见时难感慨不已全诗充满了浓
织得绢!二丈五" ( ) !
厚的生活气息
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
李白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除
按( 豆子山) 即今江油窦山!罗江#玄武即绵!
了有远大的抱负开阔的胸襟广博的知识高超的
州原属县罗江#中江二县" # # #
诗歌写作技巧外向民歌学习从民歌中吸取养料
李白生长的唐代是一个民歌兴盛的时期!( 行! ! ! 巴
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李白善于借鉴民歌的表现手
人南北尽歌谣)$ & 敦煌曲子词,望远行’* !( 人来"
法他借用民歌传统题材而作新诗扩大了自己诗
人去唱歌行)$ 刘禹锡& 竹枝’* !都形象地描述了" !
歌的创作领域丰富了表现技巧更重要的是改变蜀
太平盛世的升平景象"
李白与绵州巴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