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Template一人民医院膀胱过渡活动综合症白丽花2014年1月21日目录定义及发病机制1临床表现及诊断检查2OABSS自测表及评分标准3治疗方法4护理干预5定义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征候群,常伴有尿频、尿急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instability,ordetrusoroveractivity),也可为其它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OAB无明确的病因,长期尿频、尿急,甚至因尿急而出现尿失禁的症状,但查不出泌尿系统有什么确定的病变定义2010年,国际尿控协会(ICS)将其定义为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18岁以上人群膀胱过度活动证(OAB)%,且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升高的特点—40岁以上人群OAB的总体患病率约为40岁以下人群患病率的10倍,女多于男性。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有以下四种:逼尿肌不稳定:由非神经源性因素所致,储尿期逼尿肌异常收缩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2)膀胱感觉过敏:在较小的膀胱容量时即出现排尿欲;(3)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4)其他原因:如精神行为异常,激素代谢失调等。疾病分类病因分即没明确病因的特发性OAB和有明确病因的继发性OAB;即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不稳定;按尿动力学检查和患者主观感受分为Ⅰ、Ⅱ、Ⅲ、Ⅳ型,这种分类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逼尿肌不稳定是否是产生急迫尿失禁的原因和有无膀胱出口的梗阻及梗阻的解剖水平发病机制分尿动力学分注:OAB不同于下尿路征候群(LowerUrinaryTractSymptoms,LUTS)OAB与LUTS的区别在于:OAB仅包含有潴尿期症状,而LUTS既包括储尿期症状,也包括排尿期症状,如排尿困难等。临床表现1尿急:指一种突发、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2急迫性尿失禁:指与尿急相伴随、或尿急后立即出现的尿失禁现象;4尿频:尿频为一种主诉,指患者主观感觉排尿次数过于频繁。通常认为:成人日排尿次数超过6次,夜间≥2次,平均每次尿量<200ml时考虑为尿频。3夜尿:指患者≥2次/夜,因尿意而觉醒排尿的主诉。诊断筛选性检查指一般患者都应该完成的检查项目病史:(1)典型症状:包括排尿日记评估。(2)相关症状:排尿困难、尿失禁、性功能、排便状况等。(3)相关病史: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及治疗史;月经、生育、妇科疾病及治疗史;神经系统疾病及治疗史。体检:(1)一般体格检查。(2)特殊体格检查: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泌尿外科特殊检查:尿流率、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包括残余尿测定)。诊断选择性检查指特殊患者,如怀疑患者有某种病变存在,应该选择性完成的检查项目。:疑有泌尿或生殖系统炎症者应进行尿液、前列腺液、尿道及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查。:疑有尿路上皮肿瘤者进行尿液细胞学检查。、静脉尿路造影、泌尿系内腔镜、CT或MRI检查:怀疑泌尿系其他疾病者。:(1)目的:确定有无下尿路梗阻,评估逼尿肌功能。(2)指征: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并非常规检查项目,但在以下情况时应进行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尿流率减低或剩余尿增多;首选治疗失败或出现尿潴留;在任何侵袭性治疗前;对筛选检查中发现的下尿路功能障碍需进一步评估。(3)选择项目:膀胱压力测定;压力-流率测定等。:尿培养、血生化、血清PSA(男性40岁以上)等。OABSS棗高效、实用的OAB自测工具OABSS是日本东京大学、日本红十字医学中心本间之夫教授设计的量表,他已授权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进行在中国的推广OABSS,对OAB的症状进行量化、用于评价OAB的严重程度OABSS问卷表包含4个OAB症状相关的问题:白天排尿夜间排尿尿急症急迫性尿失禁
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