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目录
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理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概述: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亦称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寒冷和(或)感染等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重者可发生多器官损害。早产儿多见。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 基础疾病:
寒冷、早产、感染、窒息、心衰、休克、颅内出血等疾病。
(二) 寒冷和保暖不足
(三)多器官损害
(二) 寒冷和保暖不足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成熟;产热不足;
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薄,易散热;
棕色脂肪少,保暖差;缺乏寒战反应;
饱和脂肪酸含量多,熔点高,低温时易凝固,出现皮肤硬肿。
(三)多器官损害
寒冷→低体温→缺氧和酸中毒→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水肿。
缺氧和酸中毒进一步加重→心、肾等多器官功能损害。
(三)多器官损害
寒冷→低体温→缺氧和酸中毒→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水肿。
缺氧和酸中毒进一步加重→心、肾等多器官功能损害。
【护理评估】
了解新生儿胎龄、分娩方式、体重、Apgar评分、喂养及保暖等情况;了解患儿体温、硬肿情况,有无感染、损伤等病史;是否有拒乳、不哭、少尿等。
、社会状况
观察患儿的反应是否低下、检测体温、心率、呼吸、尿量等,观察皮肤颜色、全身皮肤硬肿范围和程度,是否出现并发症。本病主要发生在早产儿、寒冷季节或严重感染时。多于生后1周内发病。
(1)一般表现
(2)低体温。
(3)皮肤硬肿
(4)多器官功能损害
(5)病情分度
:患儿出现反应低下,吸吮能力差或拒乳、哭声低弱或不哭,活动减少,心率减慢,可出现呼吸暂停等。
:体温<35℃,
轻度为30℃~35℃,
重度<30℃,
可出现四肢甚至全身冰冷。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