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经济纠纷的解决【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经济纠纷的概念,掌握仲裁和诉讼的概念、仲裁协议、诉讼管辖、诉讼时效的基本内容,初步运用经济纠纷有关法律知识解决争议【教学重点】仲裁协议;诉讼管辖;诉讼时效【教学难点】诉讼时效的中断与中止的区别经济纠纷,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在经济管理与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权益争议。1、平等主体之间发生。2、以经济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一、经济纠纷的概念(P8)(一)和解(二)调解(三)仲裁(四)诉讼二、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一)仲裁的概念(P8)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依照事先约定或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共同选定仲裁机构并由其对双方发生的争议作出具有约束力裁决的一种活动。三、仲裁(二)(三)经济仲裁的适用除外1、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3、劳动争议;4、农业承包合同纠纷。课堂练习下列纠纷不适用仲裁方式解决的有()。 A、合同纠纷 B、企业间的财产产权纠纷 C、继承纠纷 D、纳税人不服税务机关的税务处罚决定的税务纠纷仲裁委员会在机构设置上具有以下特点1、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2、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3、各仲裁委员会之间都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四)仲裁机构(五)仲裁协议的效力1、仲裁协议的概念(P9)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争议或可能的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裁决的一种协议。2、仲裁协议的内容(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2)仲裁事项;(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ch1-2经济纠纷解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