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对策
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飞速发展,对急诊科护士的救护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急诊每天面对的是急、危、重症、病情复杂的患者,其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各种因素。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和性质使护理人员暴露于多种危险因素之中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本文就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对策进行分析及谈讨如下:
1原因分析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广大就诊患者越来越强调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对医院的期望值也越高,到达医院后希望马上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耐心周到的人性化服务。急诊科病人多,在院时间停留短,各种各样的陪人集中,环境嘈杂,喝酒闹事,无理取闹的人时有发生,患者配合差,工作压力大,给急诊护士造成了心理压力。抢救病人时还不能像ICU那样做到完全封闭,护士的各种操作处于家属、陪人的直视监督下,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护士造成心理压力。急诊科担任着门急诊输液的任务,输液往往是看病的最后一站,排队挂号,排队看病,排队交钱,排队检查,排队取药,经历了众多排队后,病人耗费了很长时间,加上身体上的不适,希望立刻得到输液治疗,迫切的希望如果遇到皮试和等候,病人就会埋怨,护患关系难免会紧张。现在患儿及家属对静脉穿刺成功率抱较高期望值,对于肥胖、脱水、长期静脉输液的患儿,静脉穿刺难度增加,若反复穿刺不成功便产生护患纠纷。急诊科病人多,危重病人多,车祸外伤病人多,周转率快,我们不可能对病人做全面细致的检查,护理人员又要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针头、刀片等,容易发生锐器伤以及感染性疾病,加之一些护士操作不当,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落实不严,都增大了护士发生职业感染的危险性,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很大。
:急诊科是医院的综合窗口,更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场所,工作繁忙,突发事件多,各种大型抢救多,抢救设备及抢救技术操作难度大,急诊护士经常处于应急、精神高度紧张状态,长期面对各种无法预测的急危重患者,时刻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事件。急诊科不仅要负责院内急救任务,还要承担院前急救,院前环境恶劣,患者病情变化多端,设备相对不足,给护士造成心理压力。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急诊护士必修手机24小时开机,遇上工作需要随叫随到,节假日正常上班,经常值加强班,如果家人不理解,护士的心理压力也大。急诊护士每天面对病痛折磨和死亡的残酷现实,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和家属,站在与疾病斗争的第一线,极易导致心理负荷加重和身心疲劳。有学者认为一个患者死亡对护士心理影响比每天处理危重患者产生的心理影响大得多
:急诊科病人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患者或家属承受着肉体,、精神和经济的多重负担,表现为焦虑,惊慌或需求心理无限上升,到急诊后,希望立即得到医护人员的救治, 要求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护理人员若不能对患者及家属的情况做出反应并给予充分理解,常引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满,易与患者和家属发生冲突,无故受到辱骂及不礼貌行为侵扰,护患关系紧张,护士易产生心理压力; 医护间在工作中发生分歧时,医生往往对护士尊重不够,导致护士自尊心受损。
:急诊工作岗位多,由于护士相对不足,往往一人身兼数职,而患者数量及病情无法预测,还要随时面对突发事件, 护理工作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倒班,生活不规律,特别是夜班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