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山
Mr、吴赵杰
作者
:
围棋源于中国,相传围棋之根则在烂柯山。据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云:晋时有一叫王樵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见二童子下围棋,便坐于一旁观看。一局未终,童子对他说,你的斧柄烂了。王樵回到村里才知已过了数十年。因此后人便把石室山称为烂柯山[1],并把烂柯作为围棋的别称。至今烂柯一词在国内外棋刊上仍屡见不鲜。日本高段棋手还常将“烂柯”两字书于扇面, 用以馈赠亲友。我国一些围棋古典弈谱,还有不少根据烂柯而定书名。 浙江省烂柯山之所以驰誉中外,与她源远流长的历史密切相关。传说炎黄时代、当时炎帝的雨师赤松子与其小女儿少姜即在室石中修炼。春秋时期被称为室石山、空石山、空洞山,为姑篾国一大胜地。晋朝中期王质遇仙烂柯的故事天下广为流传,名声远播。北魏时期称悬室坂,唐初称为石桥山。元和初(约806年)此山始被称作
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传说有一天两位仙人在烂柯山设棋对弈,上山砍柴的樵童在旁边观棋,直到太阳移西棋还未遍局,樵童欲拿砍柴刀回家时,发现柴刀经风蚀已经成为泥土,其实太阳是被仙人悬在天空,人间已经过了千年,樵童此时也已经成为仙人。以现代肖草《衢州烂柯山》诗为证:“烂柯残棋未遍局,山下移日千载西;樵童抚柯欲返居,无奈风蚀归烂泥。” 第三十福地烂柯山在卫州信安县
桃花洞-- 烂柯山在洛川县槐柏镇甘石村。 据传说很早以前,烂柯山下有个乡村,村里住着一位勤苦善良的以砍柴为生的年轻人,人们都叫他王樵。这年春季的一天,王樵拿起扁担柴斧入山砍柴。到目前为止至山下见有两位白发长髯的老人携手进了烂柯山的桃花洞中,王樵很奇怪,村里没见过这两位老人,他们是谁?到桃花洞里做什么去呢?由于好奇心的作用,他也就跟着走进洞去。一进洞,只见洞中流水潺潺,两旁桃花红得鲜艳,有的树上已是硕果累累,两位老人在一块青石板的两边坐下,摆开棋盘,下起棋来了,王樵见此情景,也就放下扁担,撂下柴斧,蹲在一旁观棋,时间一长,只见
烂柯山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