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音乐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论文初稿.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音乐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
刘虹
音乐学院音乐学 08367910
【摘要】音乐是一门独具特性的学科,音乐对于生活的艺术、个性的构建和创造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形成良好素质,发展个性特长具有特别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学学生情商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位学者曾经说过﹕“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能力而不是智商能力。”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提出了“情商”这一新概念。所谓情商是指:“人的情绪情感状况及相应的调节能力,也包含了诸多其它非智力因素。”近年来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自身的诸多因素影响,很多中学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表明,约13%的青少年学生存在着厌学、说谎、焦虑、冷漠、自卑、自负、自私、社交困难等心理问题。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导致了学生自身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同时还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品德发展和正常的社会适应性。当前,全国出现的多起中学生心理偏差事故,引起了国家教委的重视。一个人的情商高低与心理健康是紧密相关的。要解决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那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的渗透和结合到各学科和活动中。中小学音乐学科是中小学美育基础课之一,它负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的任务。现在的家庭教育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发展与培养,却忽视了情商对孩子的影响。我国的心理学家在引进情商理论时把情商的因素概括为情绪控制和调节,人际关系沟通,自我激励,自我意识和挫折承受力五个部分。音乐教学对情商的各种因素有独特的培养功能。
一用音乐来调节学生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处于中小学这一过渡时期的学生情绪和感情都还不够稳定,尤其表现为自控能力很差以及不会调节自身的情绪。比如,他们会为一点不顺心的小事而懊恼一场或发脾气,为了某一次成绩不理想而沮丧流泪。也比如说
,一些中小学生因为家庭的不和谐,年龄偏小心智不成熟,承受能力差,因而引发一些偏激或逆反情绪,从而使得他们变得悲观、忧郁、孤僻等。这样就会导致他们学习效率低,丧失对学习原有的兴趣和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对此我们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情感音乐学家经研究证明,音乐是以旋律音调的高低和节奏强弱来调节人的情绪,人们的情绪就会时起时落。古希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C调最宜陶冶情操。所以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就应该多针对性的选择一些能调节学生不良情绪陶冶学生良好情操的歌曲进行教学。如歌曲《我相信》,以现实,积极向上的歌词,让学生们要相信自己,要有梦想,克服一切困难和阻碍,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实现它。在教唱此曲时,不仅要教会唱旋律和歌词,更要教育他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目标,为祖国和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努力拼搏,超越他人,实现自我价值。而歌曲《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它的曲调明朗活泼,展现了当代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青少年幸福的生活及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自豪之感。通过这些音乐作品本身的情感来缓解学生们的压力,平复他们的心绪,消除忧郁,克服自卑沮丧等各种心理障碍,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情感功效。

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愤怒和激动,性格上比较暴躁。这些都是心智不成熟而导致的心理不良情绪。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冷静、稳重、沉着

音乐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论文初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b67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