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微博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微博承载着大学生释放情绪、记录生活以及发表观点的价值诉求,是“草根青年”表现自我的重要舞台。但是,大学生的“草根话语权”在微博中得到过分放大,呈现个人中心主义滋长的态势。因此,正确利用微博开展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微博;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6-0031-02
时下,微博在大众中迅速普及。由于它的信息密度、传播频率以及用户联结度高,大学生与微博的联结也越来越紧密。微博承载着大学生释放情绪、记录生活以及发表观点的价值诉求,是“草根青年”表现自我的重要舞台。对于“90后”在校大学生群体而言,微博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娱乐、学习、交流范畴之内,他们对娱乐、体育、新闻、游戏方面的信息尤为感兴趣。
一、新时代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
微博以其短小精悍、使用便捷、言论自由等特点,赢得了很多大学生的青睐。但是,微博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大学生获取资讯、记录心情、感悟生活、信息交流的工具;另一方面,微博就像一个
“意见超市”,众声喧哗显得较为杂乱,很多大学生淹没在海量信息中无所适从。另外,大学生的“草根话语权”在微博中得到过分放大,呈现个人中心主义滋长的态势。
(一)微博的便捷性易使大学生成为“微博控”
微博可以通过手机等便携式设备登陆。这种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使得大学生对信息的发布和接受比以往更加自由,参与的热情和兴致更加高涨,参与度也更加深入。面对如海水般涌来的信息,大学生应接不暇,看似忙碌却在重复着意义不大的关注、转发和跟帖等。这样,大学生成为不折不扣的“微博控”,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泡”在微博无休止的人和事里面,而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踏踏实实的学习上。
(二)微博信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易引发大学生的认知偏差
微博的无限性、多元化很容易和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契合,导致大学生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左右大学生的观念和思维,使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认识偏差。
(三)微博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放大性易使大学生偏信微博
微博信息传播的快速和放大性特征,不仅使得信息可以在片刻间传播全球,聚焦大众目光,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传播效果,还能使大众的倾诉欲望得到满足,使得表达的渠道大大畅通,受众自然也就变成“多产”的发布者。大学生偏信微博的倾向易使自己失去辨别真相的能力和信心,从而走向失落和冷漠,甚至是走向自我故意炒作的极端境遇。
(四)微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易使大学生滋长个人中心主义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使大学生的言论自由权利得到了极大的保障。在大学生微博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意见领袖”,每个人都可以在人际传播中为他人提供信息、个人观点,从而施以个人影响,增加个人魅力。但是,如果对微博信息舆论的认识和思考不够理性,大学生就会为了巩固和维持微博主的地位和“意见领袖”的殊荣,不断地发出具有引领性的声音,尽可能地满足粉丝的信息需求,从而滋生和助长大学生个人中心主义的不良思想。
二、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利用好微博
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几乎都会在
正确看待微博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