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穿梭古宅 行走云端.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穿梭古宅行走云端
无数次走向你,无数次被俗世隔开。今天,我终于站在你的面前,大芦村――这个来自记忆深处的名字。对于和你的“晚约”,我是怀着深深的疚意的。我无数次回到故乡,无数次的漫不经心,无数次的若即若离。因是故乡,我想你终究会在那里等我。
以公里来算,故乡“灵山”是百来公里远的绿色小城,欲速则达;以心来算,是“想”与“不想”一个念头,虽近尤远。这些年,我常以“忙碌”为由,少有回故乡看看。近年来,作为灵山一张名片,大芦村以其“南国古建无双地”的明清民居群落引起现代人关注。金秋时节,我终随“唱响钦州”作家艺术家创作采风团回到故乡。行程中没有大芦村,丁副县长当即拍板派一辆车,还提前预约了解说员。这是件荣幸而又令人羞愧的事,身为灵山人,却少有回故乡,而且对故乡的风物知之甚少。这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是有些生份了。当我看见眼前极具古典韵律的雕花屋檐和富有艺术气息的青砖绿瓦,无论我多少次拒绝同伴邀约合影,独自刻意亲近你的我,都无法融入到这片生我的土地。
我躲过导游的高音喇叭,闪进幽长巷道,手指触及冰凉的石墙,突然一丝疼痛袭怀。眼前这些古老的建筑,历经时光无尽的洗礼,穿越的岂止是彼此距离;尘世的匆匆脚步,惊扰的岂止是这里的一砖一瓦和曾有的一片静好。
待思绪归于宁静,我试图将自已存放天地间。那扇被我强行推开的古宅大院,若隐若现,透出一丝来自远古的亮光。
眼前的大芦村,处处流露出难得的从容与淡定。她的从容不是早已远近皆知的名声。她不刻意梳洗打扮,不矫情展眉浅笑。她的从容或许是以生俱来的。她骨子里喜欢安静,就像骨子里崇文重教、尚智好学一样。我不忍打扰这份宁静。我一再强调,我是归人,而不是旅者。大芦村此刻就像我的老祖母,苍劲而不老态。她的丝丝银发中,依稀透着年轻时那超然脱俗之美。身在其中,我乐意接受这样的护爱和薰陶。
阳光纷纷扬扬,滑落到墙脚下,欲言又止。我许诺多年的梦想,和那些长得比我还清丽激昂的文字,一一被我掖住。我努力把自己回归一种平静,把自己诸多想像和外界溢美之辞高搁,放下,再高搁再放下。我只想和故乡的一草一木哝喃交谈,像老祖母看到了多日不见的外孙女。
但当一句蹩足的故乡俚语从我的口中说出,我的脸颊霎时涨红,然后漫延至耳根。
我突然不敢正视故乡。
对于游子而言,“故乡”常常是被净化了的,“不可见兮,永不能忘”――那是诗人笔下的永恒状态。一旦归来,理想立即退回到现实,种种不如意堪比他处,反过来怀念并奔赴“异乡”。来来回回,情味更显陌生与忧伤。对于故乡,我以为“可暂栖不可久居”,年少强说的愁辞,尽管清丽却显苍凉。这些年来,我常为自己和乡邻保持城市的距离而满足。大芦村,一度成为我心里的某种需要。传说住在这里全是达官显贵,是吃
“皇粮”戴“官帽”坐“专车”的“有钱人”。因了“历史文化名村”――研究中国古文化的专家来了,新加坡的教授来了,媒体连篇累牍“大芦村”一夜串红。早已疏远的舅公和姑婆的电话被我生生挖了出来。这些和“洋”攀亲带故是在很多年以后,和故乡保持普通关系的我,才刻意回到你的内心,了解你的精神内核,说得更真切一些,是为了寻找更多的谈资,满足某个时段的某种需要。
这里虽然还如同想像,回廊迂折曲径通幽,斗拱飞檐雕花城墙,只是在日光的打照下多了一些沧桑的颜色。岁月光阴就这样懒散的存现和延续。因为距离,我不能勤于打扫;因

穿梭古宅 行走云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edkcbx06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