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功,“三生”为重.doc教育成功,“三生”为重
“三生教育”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需要,也是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和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的需要。
我们要让“三生教育”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内涵,适应社会,学会生存,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所谓“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我们的学生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过程。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引入“三生教育”,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需要,也是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和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的需要。
如何让“三生教育”走进思想品德课堂?笔者谈一谈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一、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感悟生命
现行的小学教育品德课教材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图文并茂,富有童趣,能够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适时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真正感悟到生命的可贵。
在教学“我要安全地成长”这一单元的内容时,笔者结合新闻报道中的事件,如学生在假期里燃放鞭炮引发火灾,夏季去河里钓龙虾、摸田螺时溺水,用潮湿的手去拔插座、在高压线下钓鱼触电等,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懂得珍爱生命。
又如在教学“一个无臂演员的日常生活”和“与霍金大师面对面”等内容时,让学生了解他们身残但志不残,以惊人的毅力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取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成功。
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来讨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怎么办?会选择放弃吗?如果选择放弃,那么我们会给亲人、朋友和社会带来什么呢?相反,如果我们像文中的主人公那样勇敢、坚强地去面对挫折,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呢?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生命是宝贵的,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它不仅仅属于自己,更属于他人和社会。生命是前提,只有拥有生命,才能享受亲情、友情。
生命是保障,只有拥有生命,才能拥有一切。这样一来,学生真正地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二、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存教育,让学生学会生存
小学品德课教材还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情感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调查、访谈、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
如在教学“现在的我能做什么”这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一下父母在一天中都做了什么,体会一下他们的辛劳。接着,开展了“今天我当家”的实践活动,布置学生在周末当一天家。
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周一上课交流时,大家异口同声地发出感叹——当家真累、真难啊!一大早要起床做早餐,早餐后要打扫卫生,接着又要准备午餐,吃完午餐又忙着洗刷碗筷……一整天下来忙得不可开交。
想到平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要妈妈梳头,要爸爸背书包……大家更是感慨良多,都表示以后要多为父母分忧解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只有让孩子们在思想上有所改变,行为上才能有所转变,从而掌握生存的基本技能。
又如,在教学“我的家乡在变化”这一单元时,课前笔者先让学生调查家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感却在降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许多人觉得自己很孤单,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分组去调查研究,并写出调查报告。
通过调查,学生发现:各种废弃物破坏了美丽的风景,各种化学
教育成功,“三生”为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