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30年代小说1.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九章 30年代小说(一)
1
第三节中国新感觉派小说
一、概念
二、代表作家
(一)刘呐鸥
(二)穆时英
(三)施蛰存
三、创作特色
2
第三节中国新感觉派小说
一、概念:
中国新感觉派是20年代末出现于中国文坛的一个新的都市文学流派,是受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启示并在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直接影响下形成的。
3
从1928年9月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开始,到1932年5月施蛰存主编的《现代》问世,中国“新感觉派”从酝酿到成熟,逐渐形成了一个风格独异的小说流派。其代表作家有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等。
4
二、中国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
(一)刘呐鸥(1905—1940)
1、生平:
刘呐鸥,原名刘灿波,于1905年9月22日出生于日本占据下的台湾省台南县新营郡柳营庄。
1928年9月,刘呐鸥与施蛰存等人一起酝酿创办了《无轨列车》半月刊,并由刘呐鸥出资创办“第一线书店”。《无轨列车》的创刊号上刊登了刘呐鸥很具新感觉特色的小说《游戏》。 1929年,刘呐鸥又办起了水沫书店,同时又与施蛰存等人创办了《新文艺》月刊。
5
2、刘呐鸥小说创作
刘呐鸥的小说创作并不多,仅有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及集外的《赤道下》(《现代》2卷1期,1932年11月)、《A Lady to Keep pany》等少量小说。
6
《都市风景线》包括刘呐鸥在1928至1929两年中所写小说8篇:《游戏》、《风景》、《流》、《热情之骨》、《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礼仪和卫生》、《残留》和《方程式》,由上海水沫书店1930年4月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本较多采用现代派手法技巧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7
(1)小说主要内容:
A、用“新感觉”描写上海的都市生活和男女性爱。
当时就有人评价说:“(刘呐鸥)是一位敏感的都市人,操着他的特殊的手腕,他把这飞机、电影、JAZZ、摩天楼、色情(狂)、长型汽车的高速度大量生产的现代生活,下着锐利的解剖刀。”——(《文坛消息》,载《新文艺》2卷1号,1930年3月)
8
B、揭示现代都市生存困境,表现现代都市文明对人的精神压抑。
《风景》中现代机械的直线和角度的压力,竟迫使人们逃离都市,去企图寻求赤裸裸的人间真实。
刘呐鸥小说的局限性:他在试图批判现代都市文明时,缺乏真正的批判力度。
9
(2)刘呐鸥小说所表现出的女性观:“女性嫌恶症”
1927年5月18日刘呐鸥的日记中对妻子的描述:“啊!结婚真是地狱的关门。我不知道女人竟然得呆呆到这个地步……女人是傻呆的废物……啊,我竟被她强奸,不知满足的人兽,妖精似的吸血鬼,那些东西除纵放性欲以外那知什么。……啊头胀眼掉动,足不支力。……我若不害她,她要吃死我了!”
10

30年代小说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rl21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