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地质地、肌理与图案
所谓质感是指物体表面的质地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产生的心理反映,即表面质地的粗细程度在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质感的深刻体验往往来自于人的触觉,不过由于视觉和触觉的长期协调实践,使人们积攒了经验,常常是光凭视觉也可以认识到质地的感觉。例如人用手去触摸大理石时,眼睛也同时在观察大理石的形态,因此,人们所感觉到的大理石表面的光滑、质硬、低温等特性是手眼共同实践的综合结果。所以日后人们在看到大理石的时候,不必用手触摸,通过视觉经验就可以认识到大理石表面的质感状态。何况从视觉形式要求方向来讲,物体表面的温度、硬度并没有重要的造型意义,而且有物体表面的软细程度才能构成质感这个形式要素。
质感从宏观上分类可分为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两个大类,在造型设计中我们可以用原始的天然材料质感进行设计,也可以用人力加工的材料质感来设计,还可以两种材料组合设计,究竟哪种材料好要从实际构成要求出发,单从材料类别来讲是没有意义的。
质感
粗糙,厚实,线条明显(人民广场)
细小
质感——感觉
质感的表现,必须尽量发挥材料本身所固有的美。以体现出花岗岩的粗狂、鹅卵石的圆润、青石板的大方等不同的铺地材料的美感。
质感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铺地的好坏不只是看材料的好坏,而是决定于它是否与环境想协调。在材料的选择上,要特别注意与建筑物的调和。
质感调和的方法,要考虑同一调和、相似调和及对比调和。
质感——材料和对比
铺地的拼接,在质感上要粗糙、刚健,以产生一种强的力感。否则,如果接缝过于细弱,则显得设计意图含糊不清。而砌缝明显,则易产生漂亮整洁的质感,使人感到雅致而愉快。
质感变化要与色彩变化均衡相称。如果色彩变化多,则质感变化要少,如果色彩、纹样均十分丰富,则材料的质感要比较简单。
质感——接缝和色彩
实例
所谓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大自然中的任何物体都是有表面的,而所有表面都是有特定的肌理的。天然材料的表面和不同方式的切面都有千变万化的不同肌理,是我们形式设计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除此而外,还有人为的肌理形式。即经过人力加工开发出来的千变万化的肌理形式。尤其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为创造更多更美的新肌理形式提供了理想的手段和开发前景。
肌理
图案——组合方式
在景观营建中,铺装的地面以它多种多样的形态、纹样来衬托和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景色。纹样起着装饰路面的作用,而铺地纹样因场所的不同又各有变化。一些用砖铺成直线或平行线的路面,可达到增强地面设计的效果。但在使用时必须小心仔细。通常,与视线相垂直的直线可以增强空间的方向感,而那些横向通过视线的直线则会增强空间的开阔感。另外,一些基于平行的形式(如住宅楼板)和一些成一条直线铺装的砖或瓷砖,会使地面产生伸长或缩短的透视效果。
图案——组合方式
其他的一些形式会产生很强的静态感。如正方形、原型和六边形等规则、对称的形状都不会引起运动感,而回形成宁静的氛围,在铺装一些休闲区域时使用效果很好。同心圆那样的图案通常是以一些专有、鹅卵石等小而规则的铺装材料组成。把这些材料布置在地面或广场中央会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城市景观铺地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