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等其他社会规范首要在于( B )。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D、法律是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
2、法律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其中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 C )
A、人口的素质和密度 B、生产关系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地理环境
3、法律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法律为( C )。
A、原始社会法律 B、封建制法律
C、奴隶制法律 D、资本主义法律
4、以下不属于奴隶制法律的基本特征的是( D )。
A、具有明显的原始习惯残留痕迹 B、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
C、存在严格的等级划分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以下不属于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的是( D )。
A、确立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B、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C、维护专制皇权
D、确认自由民之间的等级划分
6、( C )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A、法律的制度 B、法律的执行
C、法律的运行 D、法律的适用
7、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法律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 )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 、国务院
C、中央及地方各级的立法机关 D 、中央军委
8、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C )
A、法律执行 B、法律适用
C、法律制定 D、法律遵守
9、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B )。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1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C )。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11、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D ),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12、( C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法律制定 B、法律执行
C、法律适用 D、法律遵守
13、( D )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A、法律执行 B、法律适用
C、法律遵守 D、法律制定
14、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 D )。
A、公安局 B、人民政府
C、监狱 D、人民法院和人们检察院
15、我国( A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17、确认了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辉煌成果,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性质和根本制度,明确了国家未来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总的目标的法律是( D )。
A、民法 B、社会法
C、诉讼法 D、宪法
18、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关于宪法第三条第三款中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国家机关增加的内容是( B )
A、行政机关 B、监察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19、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新增的国家机构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 B、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C、监察委员会 D、中央军事委员会
20、( A )是我国的国体。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D、多党合作制
21、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宪法规定了( A )这项根本政治制度。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2、下列不属于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23、我国现行宪法是( D )年制定的。
A、1949 B、1954 C、1978 D、1982
24、我国现行宪法迄今为止最后一次修正案是在( D )年,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A、1993 B、1999 C、2004 D、2018
25、国家根据现行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每一法律部门均由一系列调整相同类型社会关系的众多法律、
2018版第六章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练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