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职学校建筑专业教学改革探索.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职学校建筑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中职学校建筑力学的教学改革应依据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整合,加强相关学科的联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
关键词:改革;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建筑力学是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教学改革思路。
一、调整课程内容,加强与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类学生学好后续课程的基础和保证,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注意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在建筑工程类新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系列教材中,《建筑力学基础》(以下简称“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基础》(以下简称“建筑结构”)均被编排在《建筑工程基础(下)》中,但是二者在教材中各成体系,关联性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整合课程内容。
以建筑力学“约束与约束反力”部分为例,在讲授时应增加建筑结构构件间约束条件的简化的内容,例如可以以框架结构教学楼中梁柱节点为例,让学生思考柱对梁的约束属于哪种约束?
、施工等课程的联系
教师在指导学生按照规律法绘制弯矩图时,应引人建筑结构知识,让学生通过分析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配置钢筋的目的是为了抵抗拉力,引导学生分析判断,使学生建立常识性概念:受力筋应布置在梁的受拉区,即在梁承受正弯矩区段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梁横截面的下部,在梁承受负弯矩区段(通常在固定端支座或连续梁、外伸梁中间支座处)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梁横截面的上部(通常叫做支座负筋),为学生今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快速识读结构施工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改革教学方法
1. 加大行为导向课程模式比例
现行的课程模式有两种:知识导向课程模式(以学科为基础陈述知识)着重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行为导向课程模式(以实践为主线,通过观察、模仿、练习形成技能)着重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结合中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差,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从行为导向教学法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更符合教学规律的。具体来说,应该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习任务”为载体,采用非学科式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这样的教学内容将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使得整个建筑施工课程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一个完整的行为模式。如以施工员等施工技术岗位职业情境为教学的参照系,让行动成为学习的起始点,并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学习”,而行动则尽可能地由学生自己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检查、独立修正和独立完善,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或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
2. 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和完善建筑材料实验室、土工实验室。建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训室,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是建筑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通过模拟建筑工程的定位、放线、抄平、变形观测等工作,培养学生建筑施工测量和变形观测的能力,以适应顶岗实习及就业岗位的要求。建立建筑资料室,陈列各种规范规程、法律法规文件、土建类中外文期刊、标准图集、定额、标准等专业技术资料。建设房屋构造展示及模型制作室,钢筋工、模板架子工操作实

中职学校建筑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