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便秘的护理与探讨
【关键词】便秘;护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22-01
便秘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疑难病症之一。老年人以慢性功能性便秘多见,常表现为排便次数一周内少于2~3次,大便量少、硬,排出困难,患者不仅有腹胀不适、食欲不振、心烦失眠和头昏等症状,严重便秘的老年人还可发生粪便嵌顿、痔疮、肛裂,甚至诱发心绞痛和脑血管意外,从而危及其健康和生命,损害其生活质量。所以,对于慢性功能性便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最有效治疗的方法。
1危险因素
食物过于精细和摄入总量不足是老年便秘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由于纤维缺乏令粪便体积减小,粘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缓慢,水分过量被吸收而导致便秘。
活动量少的老年人便秘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坐轮椅和卧床不起者。缺乏活动可致肌力减退,肠蠕动减少而引发和加重便秘。
环境缺乏隐私性、卫生间较远,不能独立如厕或不习惯于床上解便等。
精神、心理因素,尤其是抑郁和焦虑是便秘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抑郁和焦虑可影响排便反射,从而促使便秘的发生。
如钙剂、麻醉剂等;长期使用缓泻剂可使肠道失去自行排便的功能,加重便秘。
2 护理体会
老年便秘患者应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使其情绪舒畅,避免刺激,并使居室保持清洁、空气流通、湿度适宜。
介绍饮食与排便、饮食与疾病康复的关系,并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使患者及家属配合。增加脂肪、高纤维素食物和水的摄入,有助于防止便秘的发生。脂肪食物可使大便柔滑,其所含的脂肪酸可刺激肠道平滑肌而使肠蠕动加快。饮食上避免过度煎炒,酒类及辛辣刺激,寒凉生冷之物。应多进蔬菜、水果,并多饮水,尤其每天清晨饮一杯温开水或盐开水。患者饮水宜大口多量。晨起空腹饮温开水300~400ml,分2~3次饮尽。每天饮水2000~3000ml。
,避免久坐久卧,增强腹肌力量,促进气血流通
早晚饭后要适量的行走30~60min,保持站位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次,然后左右转动腰骶部,上床睡觉前进行下蹲10次训练,可有效地缓解便秘。对于卧床或无自理能力的患者应协助或指导患者按摩腹部,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自然放松,操作者或患者自己用手的大小鱼际在患者脐周沿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10~15min,每天早晚各1次,也可于餐前20min或餐后2h进行,以促进蠕动,但此法慎用于腹部术后2周内肠梗阻、肠内肿瘤、急腹症、急性心衰患者。
即使无便意,也要按时如厕。排便时注意力集中,不听音乐或看报纸。
大便干硬者可适当应用开塞露、甘油栓等导引,嘱病人保留数分钟后排便。应用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排便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焦虑、恐惧和悲观失望等因素均可造成便秘。便秘时病人常会出现痛苦、烦躁、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护理时应在采取帮助排便措施的同时,分析引起此次便秘原因,树立信心,安慰患者不必
老年便秘的护理与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