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更新时间:2011年01月01日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时事一点通"感恩大回馈":现在仅需30点点券,—
—【精装打印版】完美组合助您考试马到成功!
1. 我国迄今最大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通过验收
炽烈的阳光下纤毫毕现。上海光源就好比人造的太阳。1月初我国迄今最大的科学工程——上海光源通过国家验收。借助于它,许多原本看不见的结构呈现在科学家的眼前。
上海光源的全称是上海同步辐射光源。1947年,美国人在高能加速器实验时偶然发现:高速运动的电子在改变方向时,会释放出一种“同步辐射光”,其中包含的X光亮度极高。如果说19世纪末伦琴制造的X光是一支蜡烛,同步辐射光就好比太阳,能把微观世界照个透亮。
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是高能加速器的副产品。第二代光源,是人们为了获得同步辐射光,专门设计的一种加速器。而第三代光源使加速器跑道上的电子不断改变方向并释放同步辐射光。一次次释放叠加起来,得到亮度上万倍的光。上海光源就属于目前世界上第三代光源中的佼佼者。
在许多科研领域,同步辐射光源都不可缺少。同步辐射光照到蛋白质分子上得到衍射光谱图,对其运算分析可以得出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以往需要几天的工作,现在只需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能完成;利用同步光源可以拍出极其清晰的X光片,对早期心脏病进行安全和快速的诊断;它还可以分析灰尘的成分,进而找出城市中的污染源;材料科研里,它也能帮上大忙。
建在巨大的球弧状屋顶下的“上海光源”,可容纳60条以上光束线和上百个实验站,每天帮助几百名科研人员工作。自从投入运行以来,上海光源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工时供不应求。截至目前,上海光源用户发表论文数已有80篇左右,包括一些发表在《自然》、《科学》和《细胞》等著名科学期刊上的成果。
2. 科技让世博更精彩
走进上海世博园的大门,游客们感受到的是技术创新带来的便利和新奇。
门票一刷就放行,内置的“智慧标签”可以防伪。进入地下通道“世博轴”,玻璃纤维把阳光引入,宛如地上一样明亮。走上地面,标志性建筑“中国馆”映入眼帘。它采用可以遮阳的桁架结构,每一根钢架的拼搭都是计算过的。
走进中国馆,有叹为观止的“清明上河图”动画。绚丽的空间成像技术,在各国家展馆和主题馆里大放异彩。
来到“世博主题馆”前,东西两侧是巨大的排满了植物的生态墙。巍峨的建筑顶上,除了一块块用来发电的太阳能板,还有雨水收集系统用于园艺灌溉。小河和池塘里,漂浮着净化水质的植物岛。
园里喝的是最新工艺消毒的直接饮用水,吃的是先进技术检测合格的食品,吹的是用黄浦江水降温的丝丝冷气,坐的是各种类型的大小新能源汽车。
夜幕降临,史上最壮观的LED灯光秀场展现在眼前。“一轴四馆”低碳的光影变幻令游人驻足。
精确气象预报、安保机器人,垃圾气力运输……各领域的新技术保障世博运作有序。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科技让世博更美好。“安全、便捷、健康、环保”,是上海世博会科技行动的理念。世博会上展示的科技,映照出各种美好的可能性。科技帮助人们实现一种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和一个趣味盎然的未来世界。
尤其重要的是,世博科技行动通过创新成果的规模化应用,带动了新兴产
2010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