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姓名
系部
专业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摘要: 猪链球菌病是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能引起猪的败血症、脑膜脑炎、关节炎、化脓性淋巴结炎等。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最严重的类型为休克综合征,可迅速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和死亡。本文从对猪链球菌临床症状,诊断,预防措施等方面讲解了猪链球菌病。
关键词:临床症状诊断治疗预防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链球菌引起的不同临床类型传染病的总称。其临床表现可见急性败血症和猪脑膜炎,慢性病例可有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组织化脓性炎。由C群链球菌一起的败血性链球菌危害最大,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E群引起的淋巴结脓肿最为常见,流行最广。
本病的病原是链球菌。本菌呈圆形或卵圆形,链状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不形成芽孢,幼龄培养物种可见到荚膜。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多数致病菌生长要求高,在普通琼脂上生长不良,在血液琼脂上生长良好。
1临床症状
多见于流行初期的最急性病例,往往头晚未见任何症状,次晨即已死亡;或者停食1~2餐,体温41~43℃,精神萎顿,废食,震颤,耳、颈、下腹部出现紫斑,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此类型多发生于架子猪、肥育猪和怀孕母猪。急性病例较常见,多数表现体温忽然升高41~42℃,呈稽留热,常见精神沉郁,减食或不食,眼结膜潮红,流泪,有浆液性鼻液,呼吸浅表而快。少数病例在后期于耳尖、四肢下端、腹下有紫红色或出血性红斑,有跛行,病程2~4d。
病初体温升高,不食,便秘,有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磨牙,空嚼,转圈运动失调,仰卧,直至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后期四肢划水样动作,最后昏迷死亡。部分病例出现多发性关节炎,病程1~2d。
此型生前不易发现和诊断,多发于仔猪,忽然死亡或呼吸闲难,或瘫软卧地不能行走,皮肤苍白或体表发疳,很快死亡,往往与脑膜炎型并发。
由脑膜炎型和心内膜炎型病变而来,或从发病起即呈现关节症状,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有跛行,甚至不能站立。病程2~3周。该型与脑膜炎型、心内膜炎型很少单独发生,经常混合存在,或先后发生。在临床上单独发生关节炎型的多见于仔猪,表现为跛行和关节肿大,有的呈现高度跛行,不能站立,体温升高,被毛粗乱,逐渐消瘦。
常发生于架子猪,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其次是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受害淋巴结脓肿,坚硬,有热有痛,可影响采食、咀嚼吞咽,后期病灶中心变软,皮肤坏死,自行破溃流脓,以后全身症状好转,局部逐渐愈合,病程一般为2~5周。
2病理变化
链球菌病致死的猪只,以出血性败血性浆液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尸僵缓慢,尸体表现苍白,四肢下端及腹下等处的皮肤有紫红色片状出血斑、鼻端、唇部、耳尖呈紫红色,背臀部成片状出血,眼结膜充血潮红。急性死亡者,鼻孔流出带血的浆液或红色带泡沫的液体,有的从口腔和肛门流出暗红色血液。
切开皮下可见脂肪淡红色,血管瘀血,断端流出不凝固的暗红色血液,有的脂肪上和肌肉上有出血点和出血斑,体表淋巴结高度肿大,呈暗红色,周围胶冻样浸润,切面多汁,皮质、髓质出血,胸腔和腹腔内有多量淡红色浆液、稍浑浊,内有纤维素絮状物质,各脏器表现覆盖一层麸皮样纤维素性渗出物,使器官表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