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护理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腰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疼痛特征及诊断依据。其次从药物治疗、牵引治疗、物理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及局部痛点阻滞法等方面综述了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最后从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方面综述了腰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病因;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71―02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软组织损伤的病症之一。多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在损伤、劳损等诱因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髓核破裂后释放出糖蛋白物质压迫和刺激其周围的神经根、血管等组织,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1]。为了更好的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本文综述了该病治疗与护理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 病因
椎间盘突出组织本身缺乏血供,修复能力极差,加之负重大、活动多,一般在20岁以后椎间盘就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的韧性及弹性均逐渐减低。此时如遇外伤,尤其是积累性劳损伤,则成为纤维环破裂的诱因。也有少数病例并无外伤史,而是在着凉后,肌肉和韧带的紧张性增强,使椎间盘的内压增加,促进已萎缩的纤维环发生破裂。
2 疼痛特征
一般多为突然急性发病。后者常表现为劳累后出现症状,经休息后自行缓解成自愈,再劳累又复发,如此时轻时重,呈间歇性疼痛。其疼痛性质为典型的神经根痛,疼痛初起时为腰部酸痛、钝痛,逐渐由臀部放射至大腿后部,小腿外侧足背、足趾及足底外侧,并伴有麻木或感觉异常,当咳嗽、喷嚏或活动时疼痛加剧,多数病例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椎间隙旁有明显的压痛点,按压此处可引起或加重放射性疼痛。
3 诊断依据
患者呈强迫性体位,直立时多变现为翘臀姿势,脊椎凸向患侧以缓解疼痛。脊椎活动受限,尤以背伸和弯向患侧最明显。在椎旁找出明显的压痛点,局部肌肉防御性紧张,对本症的诊断意义很大。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及屈颈试验均呈阳性。膝、跟腱反射出现异常(亢进或减弱、消失)。L4~L5间盘突出表现为膝腱反射减弱、消失或亢进;而跟腱反射却正常。L5S1间盘突出时,则L5S1神经根受累,此时表现为跟腱反射减弱,交叉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X线检查:平片可显示脊椎侧弯,腰段生理前突减小、消失或后突,患病的椎间隙变窄,前窄后宽;患侧宽健侧窄等有助于诊断。CT检查、MR检查对确诊本症有极大的实用价值,但也有人发现CT检查常有与临床诊断不符的现象。并认为此时应以临床诊断为准。必要时需做MR检查。以资确诊和鉴别诊断。此外,临床应注意其与椎管狭窄、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相鉴别。
4 治疗
发病初期应卧床(硬板床)休息三周以上,避免或减轻体力劳动强度,尤其是避免腰部负重。也是保守治疗中不可忽视的治疗措施之一。通过解除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以加速炎症消退和椎间盘回纳。绝对卧床即三周后可起床捆腰围三个月,但要求患者半年内不屈腰、不做中等以上的体力劳动,此法可使早期病变及轻度患者得到治愈或减轻。而对腰间盘突出症状较重的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有:

主要采用中药外敷法,具体为:用透骨草50g,寻骨风50g,黄药子50g,麻黄50g,桂枝50g,追地风50g,防风50g,白附子50g,上药研成粉状,置于一布袋里,放在锅里隔水煎煮,水沸30分钟

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isuamd34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