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TCP/
教学目的:
1、了解TCP/IP协议的特点;
2、掌握IP地址结构,掌握TCP协议的工作过程;
3、的原理与结构;
4、的IP地址与域名系统, 的主要服务;
9/23/2018
1
OSI/RM模型的七层协议
应用层: 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表示层:完成数据格式的转换
会话层:建立会话关系
传输层:在端点建立通道,保证传送的正确性
网络层:负责路由选择和拥塞控制
数据链路层:保证链路上数据帧的可靠传输
物理层:在通信线路上传输比特流。
9/23/2018
2
TCP/IP协议四层模型
1、TCP/IP的起源
2、TCP/IP的层次模型
3、TCP/IP的工作原理
9/23/2018
3
1、TCP/IP的起源:
(2) 网,基于这样的假设: 网络层永远不会完全可靠,而完善的服务由传送层来提供。
(1) 全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Protocol
(3) 1983年TCP/的标准
(4) 与UNIX系统大量使用
9/23/2018
4
2、TCP/IP的层次模型
应用层提供各种应用程序:
, FTP, SMTP,DNS
传输层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确保数据
无差错地到达:TCP
网络层接收来自传输层的请求,将带有目
的地址的分组分发出去: IP
网络接口层:各种局域网接口
9/23/2018
5
9/23/2018
6
3、TCP/IP的工作原理
(1) 应用层将数据传给传输层
(2) 传输层将发送的信息分成若干段,并形成TCP包,
送往网际(络)层
(3) 网际层把来自传输层的报文分组,连同应当发送
给哪个计算机的标识符及一些控制信息,形成IP
包发送至网络接口层
(4)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IP包,并将数据包传给指定
网络主机
9/23/2018
7
IP层的主要内容
1、IP层的功能
(1)数据封装和产生协议头
(2)选择路由
(3)将数据交给其他协议
(4)数据分段和重组
2、IP层的组成
(1)IP—因特网协议
(2)ICMP —因特网控制协议报文
(3)ARP —地址解析协议
(4)RARP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9/23/2018
8
3、IP协议的数据格式(无连接)
IP数据包由两部分组成:报头和数据,总长度不超过64KB
版本
报头长度
服务类型
总长度
16位标识符
分段位移
生存时间TTL
协议
报头校验和
32 位源端地址
32 位目的端地址
任选项
padding
32 位
16 位
标志
9/23/2018
9
4、IP地址分类
A类:大型网络
24位
B类:中型网络
16位
---
127个A类网络,每个最多可有 16 777 214台主机
---
16 384 个B类网络,每个最多可有 65534台主机
0
主机标识24位
7位
1
主机标识16位
0
14位
9/23/2018
10
TCPIP协议与Interne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